前不久,
当多数人都还沉浸在“双十一”购物狂欢的时候,
大洋彼岸的法国巴黎,
一群来自中国四川的年轻人,
却悄然捧起了一座金杯。
iGEM竞赛,
即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
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2003年发起并迅速风靡全球,
是当今合成生物学界最高级别的国际性大学生科技竞赛。
在这一被誉为“合成生物学领域世锦赛”的顶尖舞台上,
SCU-China已经第5次捧回金奖。
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呢?
SCU-China,正如其名
它是来自四川大学的代表队。
队伍汇聚了川大生命科学学院、吴玉章学院、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及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等6个学院的21位优秀同学。
这群青年就像是身后川大的缩影,
严谨、勤奋、求是、创新,
他们瞄准城市下水道中有害气体硫化氢的治理难题,
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
让实验验证和建模在手中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针对于下水道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捕食者”——
SRBQuencher应运而生,
凭借这一成果,
SCU-China击败了来自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支队伍,
还荣获最佳环境项目提名称号。
回首捧杯历程,
是团队集思广益,向学科交叉前沿不断求索,
亦有学校的倾力护航,以雄厚实力作育良才。
2012年,
四川大学成立iGEM协会,
每年以大二大三为主力筛选出20名左右同学参赛,
经过一次次大赛的历练,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子在思维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协会也因此发展成为极具国际化视野的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社团。
利用PEST从宏观层面分析iGEM项目
对利益相关企业和人员进行走访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和专家咨询确定SRBioQuencher投放方式
举办四川大学微生物应用设计大赛
生命科学学院搭建的这些研究创新平台,
是川大学子在iGEM中不断“超神”的另一秘密武器。
学院还积极吸纳全校对合成生物学感兴趣的同学,
通过高水平跨学科的学术平台,
赋能全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以赛促培,追求卓越”,
这一理念推动着川大在创新教育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探索出系列“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机制和措施。
“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不断强化,
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要素”一起抓,
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保障和一流实践“四个核心”共同推进。
2022年公布的《新时代四川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里,
川大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道路已然明晰。
川大特色课程获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
跨学科融合培养计划,彰显特色;
个性化优材培养计划,打造高地;
多元化合作培养计划,拓展视野;
系统化管理服务计划,改善条件;
全方位教学改革计划,深化体制;
可持续育人生态计划,优化环境。
“全力出击”的四川大学,
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也不断迈上新台阶。
仅看2022年——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川大收获8金,金奖数列全国第3;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川大获国赛奖项20项,主体赛特等奖数量、主体赛总分排名均列全国第3;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获国家发改委评估“优秀”;
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心入选国家级;
……
点点星光彰显着川大人才培养的瞩目辉煌,
面向未来,
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继续前进,
已经成为川大人戮力拼搏的坚定目标。
关注“四川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四川大学官网、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大学官微
声明:留学通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admin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48763972@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uxuetong.cn/100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