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皇家艺术学院(海牙皇家艺术学院qs排名)

专题图片: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

海牙皇家艺术学院(海牙皇家艺术学院qs排名)

绿宝石局部一览  魏瑞 摄

指导教师:王喆生

作品简介:这是一场植物无声的表演,它们充满生命力地聚集在温室的一个角落。

编者按:

一直以来,高校摄影教育都是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最终呈现效果之间的博弈,如果一味追求作品的展出效果,则容易陷入公式化、形式化的框架之中,如果探索求变,追求学习体验过程,则可能在有限的时间中使作品的完成度受限。

临近高校开学季,本期诚邀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刘阳副主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的朱炯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摄影系主任贾方副教授,撰写三篇关于所在高校摄影专业教育培养方式和评价体系的文章;另邀兼具中外摄影教育背景,现于荷兰海牙皇家艺术学院攻读“摄影与社会”方向,并临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何博,讲述他就读的摄影专业的教育现状。三位教学实践者总结了自身教学经验和学院历届教学成果,南京艺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的两位老师分别从教学模式、教学特色、教育目标等教学设计层面与学生在课程

教育各个阶段成长过程展开讨论,形成了对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采用了小组联合创作的方式,从个体到集体创作让学生自发地直面摄影的社会属性。何博在荷兰的摄影观察也回应了西方摄影教育下由“纪实摄影”到“摄影与社会”的转变。同时遴选部分 2023 届摄影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创作作品,希望带给读者多元视角。

“有限与无限的银幕”

——关于毕业创作的思考

文/刘阳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作者詹姆斯·卡斯(James P. Carse)说:“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可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获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今天我们正在逐渐远离摄影造像的“所见即所得”,在人类社会尚未完全扫除“图盲”的时代,一度被工具化的摄影学科早已跃入视觉文化生成的全新世界。在全能工具 AI 涌入各个领域的时候,不知詹姆斯·卡斯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一种游戏,摄影属于有限游戏还是无限游戏?”

一、

有限与无限——联合创作介入毕业创作

二、

个体与社会——问题意识叠加表达方式

三、

镜与窗——图像过剩映射视觉文化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诗涵 摄

一户人家 Connor John Armstrong、洪天泽、谢珍萍、张子涵 摄

摄影教育实践与思考

——以南京艺术学院摄影专业为例

文/贾方

近年来,学院摄影作品从媒材形式的丰富性、叙事议题的复杂性与深入性、语言方式的多元性等方面都较之前有所不同。同时,国内外高校在教学与创作理念上的差异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学生所关心的叙事议题、介入创作的角度与方法有哪些相似性?在这种相似性中我们是否可以挖掘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以帮助我们未来的教学?或者说地域环境与文化的差异能否帮助我们保有某些值得坚守的教学特色?这些都需要教育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思考。

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践

(一)摄影的独特性和摄影教育目标

(二)技术和人文学科知识的构建

(三)艺术创作课程中的社会调研环节

(四)阅读与对象研究在摄影教学中的必要性

(五)教学活动中的资源搭建

(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艺术评论能力以及艺术解读能力

二、

跨媒体创作时代的教育新面貌

(一)跨媒体课程

(二)新、旧媒体概念与摄影教学

(三)以多种媒介作为创作手段的流行趋势

(四)视频与图像的差异

(五)摄影专业的视频课程

三、

南京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的教学定位与思考

(一)教学特色

(二)课程设计

(三)师资建设

(四)教学方法

结语

“梦阑”系列组照  姚钰楠 摄

“纸基山水”系列 顾哲妤 摄

学而时习之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毕业创作与展览指导总结

文/朱炯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教学有着20多年的积累。我们的摄影教育属于美术学范畴,同时又是在戏剧影视学的专业大背景下展开。北京电影学院的图片摄影教育,既注重传承关注社会、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化传统和扎实的技术技巧基本功,也广泛进行具有戏剧影视叙事特色及影视生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023年5月,北京电影学院四度空间美术馆举办了2023届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毕业展览,包括本科生、研究生3个班级39名学生的展览:2019级图片摄影班毕业展《剧场》、2019级商业摄影班毕业展《二向箔》、2020级图片摄影研究生毕业展《生生不息》。这一届学生经历了三年疫情,师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经受了艰巨的考验。

庆幸的是,毕业之际,疫情已然结束,作为毕业创作最后一个环节的毕业展览得以顺利举行。师生们全力以赴,倾情投入。最终的展览是对教与学最好的总结与汇报。

一、

教学模式

二、

毕业创作与论文的关系

三、

毕业创作三部曲

“写给鸟儿的信”系列之三 尹澎涌 摄

“朔望潮”系列之“海潮录” 刘小龙 摄

我们还在谈“纪实”

——关于荷兰海牙皇家艺术学院“摄影与社会”硕士项目的教育

文/何博

自2009年在本科新闻学的背景下开始喜欢摄影以来,我更多在约定俗成的“社会纪实摄影”这一说法的框架和逻辑里思考、谈论摄影与社会的关系。2015年,我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完成第一个硕士后,一边创作一边工作了六年:做过大学摄影系的专业课老师,又在《中国摄影》杂志做了几年编辑,其间一直关注着国内摄影高等教育的现状。2011年春天,抱着出去见见世面,切身体验欧洲同专业的教学到底如何的心态,我申请攻读荷兰海牙皇家艺术学院“摄影与社会”方向的硕士。另一个动机在于,我想看看他们的教育究竟怎样诠释下面这一变化:从习惯意义上被放在“摄影”前面、作为定语的“社会纪实”,到省略“纪实”并将“社会”同“摄影”并置于同等地位。

一、

摄影教育系统

二、

课程设置

三、

毕业项目

荷兰海牙皇家艺术学院“摄影与社会”项目2023年毕业生展览现场之一 何博 摄

婴儿时期的被窥视恐惧(Infancy's scopophobia)舒米·安茹曼(©SumiAnjuman)

记录与重构

——2023高校摄影专业毕业生作品选

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摄影专业

惊鸦 邹寰锐 摄

指导教师:董钧、宋毅

作品简介:2023年4月,新疆塔什库尔干,帕米尔高原上。海拔三千五百米的春天,寒冬还未完全过去。农民刚刚种下谷物的种子,而饿了一整个冬天的乌鸦正在田野里偷吃土壤中的粮食。有人经过时,它们落荒而逃,像一片乌云。

天津美术学院摄影专业

夜已深 曹元杰 摄

行走集之丈量 陈柏行 摄

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帅

作品简介/策展人言:疏离(Alienation)在哲学上多被翻译成“异化”,指代一种依恋情感的撤出或主客体的分离,而亲密(Intimacy)则在一种民主可交流的情境中建立。在曹元杰和陈柏行的作品中,“疏离与亲密”的交织缠绕既关照到艺术家对创作媒介本体、城市空间景观、身体与生命体验、人与自然关系的省思,也展现出两人相互独立又彼此衬托的镜头语言和影像气质。

曹元杰用远近高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夹缝地带与未知角落,用影像记录凝固的视觉,唤起流动的感知;陈柏行用影像再现身体的寓言,勾连记忆的碎片,以追忆之名、周旋于个人经历与人类普遍共情的最敏感之处。他们用内省与外化的亲密交融,打开影像认知与情感体验的复合切面。在心灵的疏离与身体的亲密之间,试图抚平时空的褶皱,抚慰时代的创伤,上演感官混合与精神共通的哲学剧场。(节选自“疏离与亲密—陈柏行&曹元杰双人展”展览前言—文/蒿亚楠)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图片摄影专业

家庭印象 洪泽楷 摄

指导教师:单韬光

作品简介:“家庭印象”系列作品是我从大二开始在老家泉州拍摄与家庭相关的摄影项目。以爷爷为中心叙事,围绕着他的日常生活片段再延展到其他家人。他们讲述着自己的前半生、家族历史和对家的感受和牵挂。“家”是所有人难以割舍的情感,我们因为这样的联结,串起了一张张家族图谱,我们感知彼此温度、情感与爱,并且超越“爱”本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系

万物相生 孔慧娴 摄

指导教师:冯建国

作品简介:本作品拍摄人们与伴侣动物的互动,呈现二者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启发我们欣赏动物的内在价值与灵性,重建与自然的情感连接。动物与人类之间返璞归真的信任会帮助我们弥合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裂痕,找回爱与被爱的能力。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摄影专业

父亲的天地线 陈雨欣 摄

指导教师:冯峰、曾忆城

作品简介:摄影装置作品《父亲的天地线》,我的毕业创作以父亲拍摄的照片为研究基础,以我与父亲之间的情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故地重游的方式,将自己置身于原场景中,并通过将自己的照片与父亲的照片进行拼接、针线缝补的方式来体现我与父亲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最终,我创造了一个“永恒的回忆”,以弥补我对这份情感的遗憾和思念之情。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研究方向

卫生间 侯帅 摄

博士研究生导师:缪晓春

作品简介:作品《卫生间》属于“皮格马利翁的眼镜”系列作品中的一张。此幅作品作者使用了一张旧胶片中出现的场景并对其进行修改与再创,由此模拟了一个接近现实比例的完美世界。但作品中冰冷的造型似乎又在提醒观众这个虚拟空间的冷漠与荒谬。

声明:留学通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admin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48763972@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uxuetong.cn/684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11月19日 下午4:45
下一篇 2023年11月19日 下午4:5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35-5290-1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54876397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