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学在哪里

中原大学存在时间不到5年,却先后培养和培训数万名基层干部,他们配合解放军和南下干部进入新解放区,接管地方政权,对新中国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原大学在哪里

因此,中原大学具有崇高的历史声望。它的诸多校友,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在发挥着重要且深远的社会影响;它的办学力量非常有限,却是当今多所知名学府的母体。它对一座重要城市的发展、一个区域的历史社会变迁和一个新生政权的建设、巩固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原大学简史

1、组建(河南宝丰,1948年6-12月)

1948年6月22日,华东野战军陈唐兵团(陈士渠、唐亮)攻克开封,但因战略因素又撤出开封。6月24日,在地下党的运作下,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分批撤出开封投奔解放区,被护送至中原军区驻地宝丰。刘伯承、小平等中原局领导,决定以这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基础,就地创建一所延安“抗大”式的学校。

7月10日,中原局成立筹备委员会。

8月2日,刘伯承司令员在中原军区召开的庆“八一”纪念大会上,宣布中原大学正式成立。

中原大学临时校部设在宝丰县城北距中原军区驻地4公里左右的肖旗乡大白庄村关帝庙内,由中原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陈斐琴临时负责主持校务。

8月7日,中原大学在大白庄关帝庙组织教学。

中原大学大白庄旧址

9月5日,中原大学校部由大白庄村迁至宝丰县城东街文庙院内。

9月12日,学校将学生分为四个政治大队和一个研究班,按既定教育计划正式开课。

【宝丰县肖旗乡大白庄村关帝庙,“中原大学”石碑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年所立。】

1948年8月,小平就中原大学建校事务报请中央,请求委派领导、增派师资。10月,中央作出决定:任命华北大学副校长范文澜为中原大学校长(未到任);从华北大学抽调孟夫唐、刘介愚、梁维直、李光灿、林山、俞林、方衡等同志支援中原大学;任命潘梓年为中原大学副校长并即刻南下主持校务工作;任命张柏园为教务长。

9月25日,中原大学组织派出十个招生组,到河南省各地招来新生428名,为建校以来的第一次招生。

中原大学招生广告

11月18日至27日,中原大学在宝丰举行了首次毕业典礼,首届研究生班学员24人与第一、二大队学员159人先后毕业。其中71人留校工作,73人转入中原大学新闻系继续学习,余下的被分配到中原、华北解放区机关工作。

【1948年11月27日,中原大学第一、二大队毕业典礼】

2、发展(开封,1948年12月-1949年6月)

1948年10月下旬,郑州和开封相继解放,郑、汴两市大批青年学生来到宝丰县投考中原大学,学生总人数达到1966人。

11月12日,中原局派刘介愚、嵇文甫等30余人,到开封考察办学条件,最终决定将中原大学整体迁至国立河南大学校舍办学。11月29日,全校2000余人在潘梓年副校长带领下,从宝丰县徒步向开封迁移。12月10日,2194名学生全部到达开封河南大学校园。中央再调华北大学文艺研究室崔嵬等一行14人南下支援中原大学,也同期抵达并随即成立中原大学文艺研究室,参加教学工作,下设文艺干部训练班。

迁到开封之后,中原大学规模迅速扩大,由原来的17个大队扩大到了37个大队,学员达3000多人;同时中原大学正式组建医学院,编为38-41大队。

与同一时期略早成立的中原军政大学不同,中原大学并没有随军,而是留在开封办学,同时抽调干部支援前线。1948年12月14日中原大学选派258名学员支援前线淮海战役前线;1949年2月至3月又先后抽选出651名学生支援二野解放军,其中有300多人参加了渡江作战。

1949年5月,在苏州坚持办学的河南大学约1200名师生返回开封,成立河南大学。这样,河南大学与中原大学曾经短暂地共享一个校舍办学。

【中原大学与河南大学共用校门】

3、南迁(1949年6-8月)

1949年5月,中央撤销中原局组建华中局,以武汉为中南六省一市中心,中原大学随华中局南迁武汉。

【中原大学师生在南迁路上】

5月10日,中原大学奉命组建工作团随四野南下,支援四野接管武汉。这样,中原大学先遣工作团既是支援四野的政工和宣传部队,同时也是中原大学派驻武汉的先遣部队。先遣团是中原大学南迁第一支队,标志着南迁工作正式展开。

6月19日,河南大学与中原大学在国立河南大学校舍内共同举行联欢晚会,庆祝河南大学顺利返汴,同时也欢送中原大学南迁武汉。随后,副校长潘梓年率领中原大学第二批师生300余人从开出发,于6月24日抵达武昌。

7月20日,中原大学第三批南下师生约200人启程赴汉。

8月17日,最后一批师生到达武汉;医学院留在开封并入河南大学。至此中原大学迁校工作全部完成。

1949年5月下旬,军管会指令中原大学文研室和文工团接管武昌国立体育专科学校(即武昌国立体专)。中原大学文研室和文工团遂以国立体专校园为临时校舍,这也是中原大学在武汉的第一处固定校舍。

【两湖书院旧址。现为武汉音乐学院校舍】

1949年8月,华中局临时政府将位于熊廷弼路北侧的武昌高中、在抱冰堂基础上改建的抗战英烈祠以及南侧的国军403汽车修理厂及其以南直到张之洞路的一大片区域划归中原大学,作为暂时校舍和校园兴建区域。

【国民政府抗战纪念堂,纪念堂的牌坊门楼借用为临时校门】

1949年7月1日,中原大学“七一”纪念大会在武昌召开,潘梓年在会上布置了在汉招生工作。7月上旬,在汉招收首批学生450名入校并先行上课;8月上旬,第二批新生2609人全部入校。8月16日中原大学在武汉举行首次开学典礼,此时共有学员2892人,分编为第42—60大队;学校在行政组织上分为四部,实行军事化管理。

4、转制(1949年8月-1952年)

在南迁武汉的同时,解放军各部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南方国民党残部,国内革命战争基本结束,和平建设时期到来。1949年8月底,潘梓年副校长主持召开了第三次校务会议,专题讨论了在革命胜利之后学校的定位和组织形态问题。会议决定,改变只办短期政治训练队的办学方针,组建规范化学院,既短期培训革命干部,也制定学制培养新型专业人才。中南军政委员会很快批准了这个报告。

1949年11月中原大学派出梁唐晋、谢春芳、方堃等39人赴广西创办广西革命大学,是中原大学第一次分出教资成立新的大学。

【1949年新校区临时大门,后建成塔楼式大门】

1949年11-12月,中原大学进行了规范化整编,将之前的“四部”整编成规范、专业的四个学院:

文艺学院

1949年6月,中原大学文研室代表中南军政委员会先后接管了国立武昌体育专科学校的校舍、武昌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师生和资料后,以文研室、文工团和武昌艺专的人员为基础,以武昌体专校园为校舍,成立中原大学文艺学院。11月,文艺学院整编,区分教学队伍和政工队伍,即重组音乐、美术和戏剧(含舞蹈)三个教学系,重点进行艺术教育工作;将创作组和文工团整编成工作队,重点进行艺术创作、表演和文艺宣传工作。

政治学院

以政治研究室为基础,将原有的短期学员干部培训班改建为政治学院,既担负培训一般干部的任务,还负责为其三个学院输送预备生,同时派遣干部和学员前往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班进行宪法、法律和司法专业学习,着眼于培养司法专业人才。

财经学院

陆续从武汉大学等学校抽调财政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共18人调入中原大学充实基本师资,将中原大学培训财政、社会经济等专业干部的师资和学生队伍进行重组,成立财经学院,即培训地方财经战线的干部,也开始展开财会和金融方面的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

教育学院

以历史、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和文教方面的师生为基础,整合其他三院之外的师生,整编为教育学院,除承担其他三个学院专业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外,同时既负责培训地方文教战线干部,也负责培养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到1950年初,中原大学已经建立建立起文艺、财经、教育、政治四个建制齐全的专业性学院:文艺学院院长崔嵬,副院长俞林;财经学院院长梁维直;教育学院院长王自申;政治学院副院长林山(无院长)。

尽管在基本教学和组织秩序上,还是实行军事化模式,但中原大学已经基本完成了从革命干部培训班到新式规范大学的基础转制工作,工作重心逐渐从单一的通过学员整训培养革命干部转向通过长期、规范学制培养专业人才和干部轮训;在教学内容上以相对单一的思政政治教育转向基础业务培训和学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现代大学教育;学校组织形式也从军事体制转向学院体制。

1950年初,中南军政委员会请示教育部,仿照华北大学的经验将中原大学改建为“中南人民大学”。4月29日,教育部电报回复“我部同意中原大学更名为中南人民大学”。在中原大学第四次院长会议上,潘梓年副校长传达中央精神:批准中原大学改称为“中南人民大学”,校长范文澜去职,潘梓年任校长,孟夫唐任副校长兼教务长。1950年5月27日,中原大学第五次院长会议宣布成立“中南人民大学”筹备委员会。

6、撤销(1952-1953年)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战线移植苏联模式的基本思路确定。

1950年6月1日,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全国高校的院系调整随即工作展开,中原大学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思路被否定,“中南人民大学”的筹建工作被叫停。

1951年1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委托中原大学筹办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中原大学委派副校长孟夫唐组建民族学院并兼任院长,5月以中南军政委员会的名义下达通知于全中南地区征调学员,征调对象以行政干部为主,主要培养县、区级干部,所有学员六个月学习期满后,仍回原籍工作。民族学院随在编制上为中央民族学院的中南局分院,但其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和教学组织工作,均由中原大学调配的干部和教师负责;民族学院选址武昌洪山南麓、武汉大学大门西南对侧、武汉军区东侧的开阔地建设新校舍,教学活动暂在中原大学校舍进行。1951年11月29日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在新校址的工地上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开学。

1950年,武昌文华中学撤销,学生70余人被并入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分在音乐、美术两系学习。1950年5月,湖南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和音乐专修科师生20余人并入中原大学,编为中原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二班。1950年8月又招收了第二期学员,学制两年。1951年8月1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划归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领导,更名为中南文艺学院,以武昌体专旧校舍为校区本部。

1951年8月16日起,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决定将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私立华中大学合并,改组为公立华中大学,以华中大学位于昙华林的校舍为校区本部。

1952年6-9月间,全国范围的高校院系调整有序展开,此时的中原大学,实际包括财经、政法、民族3院。中南局奉中央指令以中原大学政法、财经两院为基础筹建政法学院和财经学院。

【1947年武昌地图】

【今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地图】

1952年9月24日,河南大学经济系调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12月17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经济系师生并入中原大学。1953年5月29日,被调整调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的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的财经学院,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经济系,广西大学经济系及会计银行系,中山大学社会系劳动组各部师资力量和图书资料全部到达武昌,中南财经学院组建完毕。

【中南财经学院校门。这个校门本来是作为中原大学正校门来建造的】

1952年10月14日,中南政法学院在中原大学挂牌成立,随后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的政治系和法律系师生先后调入中南政法学院。

【中南政法学院老校门】

中央高教部将原中山大学图书馆接收的部分华南联合大学所藏财经政法类图书资料和设备悉数调拨给新组建的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其中67676册图书于1952年11月4日前分三批次装箱运到武汉。

1952年11月27日,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迁入新校舍,并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

1953年6月6日,孟夫唐副校长宣布了中南局的指示:撤销中原大学。

1953年8月,中南政法学院和中南财经学院分别正式成立。中南财经学院隶属国家高等教育部,由中南局教育部代管;高教部任命马哲民为院长、朱明远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校舍分配在中原大学校园北半部分,即以面向熊廷弼路的原中原大学南区北校门为正校门。中南政法学院学校隶属中南政法委员会;司法部任命法院系统干部李伯刚任院长,原中原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林山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校舍分配在中原大学校园南半部分,以面向张之洞路的原中原大学南校门为正校门。

至此,中原大学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正式成为历史;“中原大学”的校牌也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序列里消失,成为万千革命战士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5、后史

(1)中南文艺学院

从中原大学最早独立成校的中南文艺学院,在高校院系调整中再次被调整。

1949年12月,广州解放,广东省立和广州市立艺专二校被接管后合并,在叶剑英主持下由华南文联接办改组为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毛泽东题写了校名。

1953年秋,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三校所有师生统一调配至武昌,调整重组。音乐专业系科以中南文艺学院校舍组建中南音乐专科学校;美术系科组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址位于昙华林。

【武汉音乐学院老校门】

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同时将华中师范学院音乐、美术两系调入,组建湖北艺术学院(1972-1978年用“湖北艺术专科学校”名),分设音乐、美术两科部;1985年,湖北艺术学院音乐部在两湖书院老校区改建为武汉音乐学院,美术部在昙华林校区改建为湖北美术学院。

1958年8月,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迁往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1969年,广州美术学院与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广东舞蹈学校合并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1978年2月广州美术学院恢复原有建制。

(2)公立华中大学

公立华中大学只存在了一年时间。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公立华中大学经济系、外文系并入武汉大学,再以公立华中大学为主体,并入私立中华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的教育科系和湖北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学院、平原师范学院、海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范类专业组建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校舍以华中大学位于昙华林的校园为本部,同时在武昌城外武汉大学老牌坊街对面的桂子山开辟新校区。

1953年10月24日,中央高教部批准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58年学校迁往新校区。

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

(3)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

1954年11月,中共中央中南局被撤销,中南政法学院归到司法部,成为部委直属院校,是政法“五院四系”中的五院之一;中南财经学院归到财政部,是财政部部属5所高校之一。

1958年9月,因各种原因,中央决定将部分高校下放,由所在省份经办。湖北省在接手之后将两校合并,同时并入中南政法干部学校和武汉大学法律系,组建省属湖北大学。校长由湖北省副省长、前中原大学副校长孟夫唐兼任,党委书记朱劭天,主持工作的是副校长李光斗。到1966年教学活动停滞前夕,湖北大学在政法、财经两大阵地的基础上,扩充了文史和数理化专业,基本建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湖北大学和武汉大学是武汉唯二的以“大学”命名的高校。

【由中南财经学院大门改过来的湖北大学校门】

1970年,湖北大学被撤销;1971年各个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有中央领导又觉得财经院校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湖北大学被缩编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文革前,全国有财经院校18所,至此仅存“一所半”,湖北财经专科学校即是这个半所。

1978年1月,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恢复四年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1979年1月,湖北财经学院划归财政部直属,再次成为部委直属院校。

1984年12月,司法部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主体部分,选定南湖南滨的茶山刘另辟新校区,重建中南政法学院。

1985年9月30日,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

2000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直属教育部;5月26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正式组建,并实行教育部、财政部、司法部以及湖北省“三部一省”共建。至此,中原大学的财经和政法两个学院又回到一个大家庭。

(4)中原大学医学院

中原大学医学院是由中原军区四纵队卫生学校和河南大学医学院留在开封的部分合并组建的,当时没有跟随中原大学南下,留在了开封。

1949年医学院分出一部分改建为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二野划归西南军区后,医学院也迁去了重庆,更名为西南军区医学院。

解放后,西南军区医学院又经历了几次调整,先是更名为第七军医大学,然后与位于南昌的第六军医大学合并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最后划归陆军建制领导管理,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

声明:留学通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admin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48763972@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uxuetong.cn/927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5月9日 下午12:21
下一篇 2024年5月9日 下午1:0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35-5290-1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54876397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