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

季逢盛夏,万物并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

又是一年毕业季

广州大学城里

到处涌动青春热潮

又一批青年学子从这里出发

奔赴祖国各地去追逐人生梦想

从珠江后航道上一座江心孤岛、稻田水乡到一座现代化大学城、创新活力核,广州大学城已走过20个春秋。20年,广州大学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硬件配套更完善,书香氛围更浓,生态环境更美,创新活力更足。20年,始终不变的是它所拥有的一颗“青春之心”,与城市同呼吸,与时代共脉搏,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生力量与蓬勃活力。

杨达超摄

从10所高校到12所高校

从4万学生到19万学生

从独立资源到共建共享……

过去20年

广州大学城发生了哪些变化?

青春力量如何为城市赋能?

变迁:

从大学集聚地到“一座城”

改革开放后,广东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但与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速度仍有一些差距。直到1999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足12%,每万名同龄人中仅有1200人可以考上大学。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者,广东省、广州市深知人才与教育的重要。进入新世纪后,一个宏伟的构想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落地:2000年8月,广州市提出兴建广州大学城,瞄准“建设全国一流大学城”;2001年3月,广州大学城正式选址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规划面积43.3平方公里;2003年1月,全面启动广州大学城建设。

2004年9月一期(小谷围岛)工程启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和广州大学10所广州高校进驻,并如期迎来首批近4万名学生。2014年,二期(小谷围岛南岸)新增暨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两所高校。

回望广州大学城的发展,见证者们无不感叹。“当时,我上岛考察选址,还只有一条小洲便桥进来,四周都是稻田。”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王成勇回忆道,大学城建成后,学子们“进城”的情景一片热火朝天,“现在回头看,省委、省政府决策建设大学城很有前瞻性、具有长远眼光,为广东的大学人才培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机会和条件,而且各高校人才培养始终聚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线。”

“大学城的20年,我参与了其中四分之三的时间。”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小谷围街)经济办工作人员陈远望2009年到大学城工作。他说,大学城最初规划是一座单纯的教育城,“把10所最顶尖的高校聚在一起,岛上建的都是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最初连教师公寓都比较少,后面商业、人才公寓、科研产业载体逐步完善,慢慢地演化为一座创新城、科技城。”

广州大学城初建成高校旧貌(黄国宏摄)

广州大学城迎来第一批新生和参观的市民 黄国宏摄

从大学集聚地到真正的“城”,是各项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不断升级的过程。“在轨道交通方面,2005年底地铁4号线开通,2016年底7号线开通,大学城迎来双地铁时代,未来还有地铁12号线、穗莞深城际站。”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定成认为,大学城交通的完善,特别是轨道交通的提速联通作用很大。一方面推动大学城自身提升,实现“产城人”的配套升级、生态营造,以适配高端人才生产、生活与创新需要;另一方面,推动这座江心岛更深度地融入城市与湾区发展大格局,以更好地匹配城市产业需求,充分释放“智核”作用。

“青春密码”:

大学城日日新

一座城市

拥有年轻人,即拥有未来

日前,2023年我国各大城市在校大学生人数统计数据发布,广州以164.2万在校大学生领先,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第一城”。在这个榜单背后,广州大学城功不可没,是广州最为重要的“人才摇篮”。

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大学城12所高校学生人数约19万人,占据全城在读大学生的11.6%。也就是说,广州每9个大学生至少有1个在大学城读书。

建设20年以来,广州大学城累计培养了超过80万的毕业生,从这里走出的很多优秀青年,已经在科技创新产业等各个领域挑大梁、当主角。

中山大学毕业生、探迹科技CEO黎展入选《财富》杂志“全球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独角兽企业乐摇摇创始人陈耿豪荣获2021“物联之星”年度评选之“年度卓越人物奖”,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生、九尾科技创始人王锐旭入榜《2017胡润30×30创业领袖榜》,他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近几年发布的胡润U系榜单中,番禺区上榜的9位青年创业者代表均来自广州大学城。

广州探迹科技有限公司

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每年的本科毕业生逾1万人,92%留在广东就业,集中在大中型企业或规模以上企业,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这支“生力军”的一员。整个小谷围岛每年有6000多人在广东工业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习,成为大学城打造开放、协作、共享“高校圈”的真实写照。

广东工业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广工供图)

放眼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哪个区域的年龄能够始终保持年轻?

毫无疑问

是广州大学城

目前广州大学城辖内人口约23.5万人,平均年龄约22.5岁。随着开学、毕业,年轻的力量不断在更新、补充,让广州大学城永葆朝气蓬勃,永远充满活力。

谈起大学城“青春密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教授表示:“大学城到处都是青春面孔,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文化的追求以及对于新技术的快速吸纳,都洋溢着青春朝气。同时,在这座岛上,还有不少来自高校的高级知识分子、科研人员,他们思维活跃,始终走在知识的前沿,持续不断推出新成果,他们共同构成了大学城的年轻态。”

城市“动力源”:

创新力厚积薄发

经过20年来的发展,广州大学城已建设成为拥有12所高校的科教之城,拥有绿水湿地的生态之城,留存特色岭南文化的人文之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与人才资源最为丰富的“智核”。大学城是城市的人才蓄水池,也是城市发展的创新源头。当下,广州大学城正厚积薄发,不断放大高校集聚、创新集聚的“智核”效应,为城市发展蓄能聚势。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大学城12所高校是综合实力最强、科研水平最高、学科最齐全的“高校圈”,现有博导1400多人,院士(含双聘)6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160余人。

科创平台方面,这里拥有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以及各类科研平台213个;这里拥有广州大学城青创汇、创智园、健康产业产学研基地、国家数字家庭产业基地、信息枢纽楼等5个科技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近700家,从业人员达2万名;这里累计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港澳创新创业平台2个以及高校双创基地12个,建成和在建孵化空间达到近100万平方米。

此外,广州大学城还坐拥一批以未来科技和应用型技术为代表的科创型企业,累计孵化培育企业超1200家,其中包括全球独角兽创新企业2家(小鹏汇天、探迹科技)。毫无疑问,广州大学城就是一座“超级创新孵化器”。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黄国宏摄)

除了创新资源的巨大优势,广州番禺区、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小谷围街)也拿出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地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更优的生态。自2017年起番禺区累计投入1.4亿元实施青蓝计划,大力培育青年科创团队,7年来引进青蓝项目超660个、吸引500余个优选项目落户。2023年,创新推出了广州大学城“创二代”工程,推动项目库中110余家企业注册落地,逐渐形成“乔灌木林”式创业人才体系。

“航母级”产业孵化平台广州大学城中关村青创汇

广州大学城占据粤港澳大湾区几何地理中心、广州市“智核”和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核心区这一黄金要道,随着岛内外无缝贯通,将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本、创新等要素的流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释放“智造+智核”耦合优势,把大学城建设成创新城、创业谷,推动大学城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在大湾区创新发展版图上,位于珠江口的广州大学城具有重要作用。”广州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广州大学城是番禺建设“智造创新城”的人才根基、底气所在,是广州打造全球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广州市、番禺区要用好大学城,真正激活大学城,在大湾区城市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声明:留学通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admin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48763972@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uxuetong.cn/95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8月7日 上午4:00
下一篇 2024年8月7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35-5290-1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54876397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