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

1987年,作家汪曾祺来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受邀参加一个名为“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项目。这个旨在促进世界各地作家彼此交流项目的主导者,为诗人保罗·安格尔与聂华苓夫妇,在他们的悉心经营下,来自爱尔兰、波兰、中国、西班牙、瑞士、伊朗、波兰等国的作家,有了一个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平台,还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

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作家,如莫言、萧乾、王安忆、丁玲、苏童、余华、阿城、蒋勋、陈映真等人,都曾是“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一员。后来,聂华苓夫妇访问中国,爱吃、懂吃的汪曾祺老先生还在自己家里,用地道美味的扬州煮干丝、炝瓜皮盛情招待了他们。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参与者大都是颇有文名的作家,至少也是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写作新星,而对于那些一心想成为作家的新人来说,爱荷华大学还有一个专门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平台:教授创意写作课程的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它与国际写作计划一起,构成爱荷华创意写作系统的两大核心部分。

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始创于1936年,在过去的八十多年间,从这里走出去的知名作家有上千人,其中有17位普利策奖得主、6位美国桂冠诗人,获得国家图书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奖项的更是不计其数。我们前面提到的“国际写作计划”创始人保罗·安格尔,就是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早期学员之一,他在诗坛享有盛名,毕业后在工作坊担任教职,一做就是25年。

有着如此傲人的成绩,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早已是创意写作界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申请者,挤破脑袋想要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满心期望通过工作坊为自己的“作家梦”加速。

然而,爱荷华作家工作坊自诞生之初,就始终伴随着争议的声音,有人称赞它是“制造作家”的摇篮,也有人认为它不过是批量生产毫无灵魂、流水线式“写作庸才”的工厂。人们争论的焦点往往围绕着如下问题:创意写作可以“教”吗?作家是能够培养出来吗?工作坊究竟能够为创作者提供什么?

两位20世纪70年代就读于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学员埃里克·奥尔森、格伦·谢弗,以采访当年师生的形式,将原创性访谈、评论、逸事、分析巧妙地融为一体,写成了《我们要当作家: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生活、爱情和文学之路》一书,他们以“局内人”的身份,向读者展示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本来面目”,关于创意写作、灵感来源、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同学情谊乃至毕业后的生活等内容,都可以从中略窥一二。

01 20世纪70年代: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从创立至今,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经历过两次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41-1965年、1970-1987年,彼时主持工作坊的分别为诗人保罗·安格尔和小说家约翰·莱格特,在工作坊两次快速发展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因素。

在前一阶段,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面临着如何安置大量退伍军人,协助他们迅速适应平民生活的问题,其中教育问题也尤为引人关注。根据1944年颁布的《美国退伍军人权利法案》,那些在二战中服役超过90天的退伍士兵,可以得到一笔专门的教育补助。于是,重新回到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参加写作相关课程(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就是其中之一),成为相当一部分士兵的选择。毕竟,一来,写作类课程对专业知识积淀的要求相对较低,二来,亲身参与战争的经历也成为宝贵的创作素材。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开设授予艺术硕士等学位的创意写作课程,一时蔚然成风,它们纷纷期望藉此提升自身的学术形象,成立时间最早、名望最高的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无疑是领域中的翘楚。在同一时期,少数族裔、女性群体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以及越战的结束等事件,吸引了背景多元化的申请者加入作家工作坊,为其带来全新的发展气象。

《我们要当作家》的两位作者埃里克·奥尔森和格伦·谢弗,均为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第二个“黄金时期”的学生,在他们对同窗、老师的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入学之前,他们的职业背景、人生经历称得上是五花八门,有家庭主妇、服务员、摇滚乐手、冰箱厂工人、医师、摄影师、秘书、酒保,也不乏教师、画家、诗人和已经发表过一些作品的写作者。

其中有一位名叫艾伦·格甘纳斯的学员,原本是在“约克城”号战舰上服役的海军士兵。由于同伴们大多中学辍学、文化程度不高,写作能力出众的艾伦就干起了“代笔”的活计,以同伴们的口吻,给他们的恋人、妻子写情书,甚至还给一位菲律宾妓女写过色情信。这段听起来有些荒谬的经历,让他深刻体悟到写作产生的巨大能量,也成为日后创作小说的独家素材。

爱荷华作家工作坊中吸纳的女性、原住民、外来移民、少数族裔学生,使得原来“不被看见”“被忽视”群体的声音通过文字的形式逐渐被世人看到,进一步促成了美国文学的多样性氛围。

从小浸泡在少女丛书中的简·迈里斯,母亲曾是《圣路易环球民主党人》妇女专栏的编辑。另一位女学员桑德拉·希斯内罗丝是墨西哥裔美国人,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培养了对墨西哥文学、艺术和政治的浓厚兴趣,加上她对拉美移民生存状况长期关注有加,最终促使她写出《芒果街上的小屋》这样脍炙人口的佳作。

印第安马斯科吉人、长期生活在原住民群体中的乔伊·哈乔,曾设想过要像祖母一样成为画家,但对文字的痴迷还是引导他投入创意写作课程的怀抱。

02 “制造作家”与“生产庸才”:作家可以“教”出来吗?

作为“制造”出大批优秀作家、诗人的平台,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在20世纪70年代已是盛名在外,申请者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拿到那封薄薄的、写着“亲爱的某某先生/女士,我们很高兴地告诉你,你已被创作班录取……”的信件,是诸多怀揣“作家梦”的人们心之所系。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爱荷华写作工作坊追捧有加。在一些人的观念里,“作家是教不出来”,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开设的写作课程,与其说是在“制造作家”,不如说是在“生产庸才”。它所培养的是“走中间道路、规避风险”的作家,写出的东西都是不像样的“文字垃圾”,至于毕业后颁发美学硕士学位,就更是“学术界的庞氏骗局”,只会吸引那些对真正的创作一无所知的年轻人。

简·安妮·菲利普斯回忆当年申请爱荷华的经历时提到,周围的诗人、垮掉派作家纷纷对她进行“劝退”:那个地方既无聊、又学术,“等你从爱荷华出来,鼻子会错位的”。

面对来自外界的质疑,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有过这样的回应:“我们相信写作是不能教的,但作家是可以被鼓励成才的。”保罗·安格尔也提出,作家是天生的,因此爱荷华“不制造作家,而是引导诞生未来可能的作家”。

在实践层面,爱荷华作家工作坊营造了一个鼓励创作、“教唆完美”的“社区”。

为期两年、工作坊式的教学模式,创造出一个“脱离现实世界的避难所”,为学生们提供了摆脱日常琐碎、不受外界干扰的沉浸式创作环境。在课堂上,由业已成名作家如保罗·安格尔、约翰·欧文、库尔特·冯内古特、亨利·布鲁米尔等担任教师,引导学生们以讨论、批评的方式进行阅读和写作。在授课内容上,所谓写作窍门、捷径的传授,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写作、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了充分挖掘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

具体到个人,每个学生在工作坊中的收获不尽相同。华人作家李翊云认为,她最大的收获并非文学技巧,而是两位普利策奖得主玛丽琳·罗宾逊和詹姆斯·麦克弗森,在课堂上带领他们阅读《圣经》《一千零一夜》等作品的体验。他们的“读书方法”令她大受启发,后来还延续到了自己的写作和教学过程中。

戈登·门能加说,自己写出来的故事在课堂上被反复讨论、甚至被犀利抨击的经历,“可以把你磨练成意志力很强的作家”。埃里克·奥尔森认为,“爱荷华让我们更有棱角,我们不仅更好地认识了自己,还认为自己不是什么样的人,也许还让我们第一次感到自己有点像正宗外来人,所有作家都应如此。”

工作坊的好处还在于,它让年轻的出色作家们有时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

格日·利普舒尔茨在爱荷华期间,结识了朱莉·米什金等好友,他们一起外出参加晚会、到雪地里露营、在炉火前谈论诗歌,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一段时光。罗莎琳·德雷克斯勒也提到,爱荷华的学生们构建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学圈子,“每个人都会受到鼓励,写出自己的梦想,和大家分享,体验当作家的感受”,这种相互支持的氛围至关重要。

对此,沃尔夫认为,“工作坊创造了志同道合者的友情,通过基础或高级的机制形成了属于作家的'景观'。”40年代进入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学习的卡西尔持有相似的观点,爱荷华的创意写作教学看似存在机制上的“限制”,使那些有天分者受到各种规则的约束,但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资源与机会的平台,它能帮助学员更好地发现和释放自己,挖掘潜在的写作才能,走向一条“通往无限”的道路。学者麦格尔则称其为“制度下的个性化”。

03 缺乏公平、性别歧视、混乱生活:爱荷华的“阴暗”一面

在埃里克·奥尔森和格伦·谢弗的访谈中,我们听到了许多人关于爱荷华时期生活的美好回忆,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值得我们关注。

“缺乏公平”“信息不透明”是被人诟病的现象之一。在录取环节,录取过程是怎样操作的、判断一位申请者是否适合的标准有哪些、是否给予申请者资助等,就像一个个“黑匣子”,只有极少数人才知晓其中秘密。

在工作坊学习期间,有的老师会给予某些学生“特权”。诸如阅读会等与名家见面交流的活动,主持工作坊的人在挑选受邀者时,难免有亲疏之别,这让一些学员感到愤怒:我们交了一样的学费,为何要忍受这样的差别化对待?

上个世纪70年代的爱荷华作家工作坊中,还存在着性别歧视、性骚扰等问题。

乔伊·哈伊听说过一则传闻,一些女学生之所以被录取,是因为“她们是教授们根据照片选出来的”。

在工作坊内部,教授与学生之间的确存在着“掠夺成性”的氛围:“作家有外遇”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担任教职的作家性骚扰或歧视女学生,或者女性学生利用美貌换取“好处”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爱荷华的“准作家”们的日常生活有其“混乱”的一面,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迷恋拳击比赛、常常喝得酩酊大醉,还自诩“作家就该这样”:瞧,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理查德·雨果……没有一个是“庄重的作家”!埃里克·奥尔森说:

“我们相信海明威、乔伊斯和庞德在巴黎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的全身和脸上都被干净利落的出击打得酸痛,啤酒很干净、凉爽、正宗,像西班牙盛产鳟鱼的溪流一样。”

关于爱荷华作家工作坊“阴暗面”的讨论还有很多,比如过于强烈、具有破坏性的“竞争意识”,导致一些学生互相恶毒攻击,有人因此留下心理阴影,毕业后几乎不再进行文学创作。又如,爱荷华虽有“文学之城”的盛名,但和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相比,在文化、社区上的多样性仍相对匮乏。

此外,一些担任教职的老师是优秀的作家或编辑,却不能成为合适的老师,学生们很难从他们的教学内容中受益。戈登·利什是卡佛等人成名的幕后推手,但他对待学生及其作品的态度却有几分玩世不恭,有时甚至可以是恶毒,据说他曾当众用拇指和指尖捏着学生习作,称它是“狗屎”,对作者产生的打击可想而知。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说,自己在爱荷华期间“根本没有美好的回忆”,因为“那里缺乏尊重,没有荣誉感”。她把《芒果街上的小屋》手稿拿给老师唐·贾斯蒂斯看,得到的只是“嗯,你知道的,这些不是真正的诗”的敷衍评价。好在周围有比尔·马修斯、丹尼斯·马西斯、乔伊·哈乔等同学的支持,他们一同尝试全新的写作方式,彼此接纳、相互鼓励。

04 职业成功率只有1%? “我们要当作家”的口号背后

有赞誉,有批评,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在争议声中一路前行。那么,时至今日,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和它所倡导的“创意写作教学”模式,是否真正取得成功了呢?

R.C.迈尔斯在《大师的教导》一书中指出,与医学院90%的职业成功率相比,创作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成功率约为1%。

尽管迈尔斯未对“职业成功”一词给出精确的定义,也有人指责他的估计过于悲观,但从《我们要当作家》两位作者及其同学毕业后的经历来看,能够一直坚持小说或诗歌创作,成为职业作家的人数的确不多,其他人或者做了教师、编辑、电视节目制作人,或者涉足一些貌似与写作毫不相关的行业。

格伦·谢弗在离开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后,先后做过股票经纪人、金融公关,后来投身博彩行业,还参与艺术品收藏、录制电视节目。丹尼斯·马西斯在计算机编程、绘图软件等方面很有天赋,在万维网技术还是个新生事物的年代,他就着手开发网站、加入加州一家高科技公司,获得了高额股权期权。他们的同学中,还有人当上了房地产律师、禅宗祭司。

虽未能全都成为“职业作家”,但对于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学生们来说,爱荷华、作家、创意写作……这些词汇早已渗透进他们的血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格伦·谢弗长期浸淫于商业领域,但他并未完全放弃写作,除了与埃里克·奥尔森合著《我们当作家》一书,他手头还有《所有发光的东西》《神圣的激励者》尚未完成。马西斯则在工作之余,协助桑德拉编辑书稿,在互联网泡沫崩溃后,给书做编辑也成为他全新的职业身份。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成为职业作家的道路要比普通人想象的困难得多,它需要天赋与技巧,更需要毅力和坚持。

以爱荷华作家工作坊为代表的创意写作教学模式,更多是提供一个平台、一条通道、一个助推器,至于是否要走职业作家道路,则是无数现实因素综合考量下的个人选择。

“我们要当作家”,看似轻飘飘的几个字,实则分量感十足,毕竟作家与医生、律师等职业不同,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够早早写出佳作、名利双收,还有很多“慢跑者”,要等到毕业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方能写出被读者和市场认可的好作品。因此,“1%职业成功率”之说也并非虚妄。

好在,正如比尔·曼海尔在前言中所说,纵然最终选择的职业道路千差万别,无论成为作家与否,目前“还没有人脱离写作社区”,仅就这一点而言,爱荷华作家写作工作坊已是功莫大焉。

声明:留学通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admin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48763972@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uxuetong.cn/964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8月28日 下午6:15
下一篇 2024年8月28日 下午7: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35-5290-1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54876397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