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黄河的血脉
第四节:黄河留下的历史记忆(下)
《史记》记载,秦始皇第五次东巡行至平原津突发急症,死于沙丘。考秦时黄河流经今德州区域,平原津就是当时平原境内(今平原县南)黄河上的一渡口,后改名为张公渡。唐代学者张守节在为《史记》作注时说:“今德州平原县南六十里有张公故城,城东有水津焉,后名张公渡,恐此平原郡古津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炫耀功德,镇抚四方,在短短十年的时间,五次东巡。除了政治上的目的外,访求神仙、寻找不死之药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当时传说在渤海中有三神山,叫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中有仙人、不死之药及金银造就的宫阙。这些传说,通过方士们之口传到秦始皇的耳中。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东巡至琅邪(今山东诸城)时,就有齐地的方士徐福等人上书,要求出海寻找三神山。于是始皇派徐福斋戒如仪,泛海求神仙。徐福出海后,经过一段时间返回,谎报说见到了神仙。但神仙嫌“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要送上童男童女及百工等礼物,方可给不死之药。始皇听后非常高兴,遂派遗童男童女3000人,并配备以五谷种子、各种工匠器具随徐福出海。可见秦始皇求长生之心切。
徐福求药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 忽有一块大陨石坠落在东郡(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有人因痛恨秦始皇焚书坑儒、严刑前法、穷奢极欲,给天下百姓带来无尽苦难,就借此机会偷偷在这块大陨石上刻了七个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广,越传越神。东郡郡守得知此事,上奏朝廷。秦始皇闻奏大怒,当下便派出御史前往东郡严行查究。御史到达东郡,传问陨石坠落出周围的百姓,都说陨石从天而降,并没人敢在上面刻字。御史回奏秦始皇。秦始皇听了更加生气,索性发出一道命令: “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近百姓惨遭屠戮,秦始皇之暴虐,可见一斑。东郡出现怪石的同一年,一位使臣从函谷经过华阴,出平舒道(今陕西省华阴县附近),忽有一人上前说道:“今年祖龙死。使臣只好入都报闻。秦始皇听了,更加狐疑。这“祖龙”寓何意义?“祖“字应该作始字解,“龙”为君象,莫非应在皇帝身上?本来,秦始皇是最怕死的,为了长生不老,他耗资无计,令人人海求仙。如今,这一咒语,使他惊惧不安。最后,令太史占卜凶吉。太史不敢说出百姓恨始皇,骂他该死,只是巧言相欺说:“游徙吉。”也就是说搬家或到外地巡游,才可避难。于是秦始皇颁下一道诏令,将内地百姓三万家,强行迁往北方边郡。同时准备第五次东巡,以消灾避难。
秦始皇东巡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从咸阳出发,开始了最后一次出巡。百官从行,只留右承相冯去疾守京。原本打算让皇子胡亥与右丞相一同留守咸阳,偏胡亥年已弱冠,也想随驾出游开开眼界。秦始皇一向喜欢少子胡亥,欣然应允。随驾的要员还有左丞相李斯及中车府令赵高。赵高本是一个宦官,曾任胡亥的老师。他生性刁滑,善于逢迎,又能熟记秦朝律令,深得始皇宠信。秦始皇行经过武关 (今陕西丹凤东南),向东南进发,首先到达长江边上的南郡。然后改乘大船,沿江东下,到今浙江一带。渡过钱塘江,至会稽山,过吴(今江苏苏州)北上至琅邪,打算再一次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这时正好方士徐福从海上归来,传问徐福,是否求得仙药。徐福因为入海已经数年,求药不得,耗资甚巨,害怕受到惩罚,又谎言:“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徐福谎称海上有大鲛鱼作怪来蒙骗秦始皇,秦始皇听了,不但不责徐福欺诳,反而信以为真。立即选了数百名弓箭手,令徐福带领,到大海里寻找鲛鱼。徐福得到武装后就出海而去,史载“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据说到达了今天的日本。秦始皇一行也从琅邪入海,至荣成山,并不见什么鲛鱼,再前行至芝罘,总算碰上了一条大鱼,若沉若浮,巨鳞可辨。各弓箭手齐立船头,猛射出一阵箭雨,霎时间血水漂流,那大鱼受伤而死。秦始皇指大鱼为恶神,现已将它射杀,但徐福却没了踪影,求药不得,只得登陆西还。六月间,行至平原津,秦始皇突然身体不适,寒热交作,不思茶饭,心神恍惚。随驾医官切脉进药,全不见效。秦始皇渐渐昏迷了,不省人事。
秦始皇得病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精神过度紧张,惊恐烦躁。秦始皇很迷信,最怕死。“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陨石和“今年祖龙死”咒语,使他感到恐惧不安。这屡屡出现的“死兆”,使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为了消灾避难,寻找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听从了相卜者的建议,进行第五次巡游。最后也没有得到仙药,只得郁郁而归。一路疑神疑鬼,至平原津而病发。其二,劳累至病。劳累一方面是由于超负荷的工作量。秦始皇非常勤政,每天批阅的公文简牍达一百二十斤,看不完不休息,可谓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其积劳成疾。另一方面是由于长途跋涉之苦。秦始皇东巡,路途万里之遥,在当时路况、车况的条件下,颠簸之苦可想而知。长期的劳累和沿途的颠簸加之平原津风高浪急,终于引发了疾病。其三,高温致病。秦始皇这次出巡,行至平原津正值六七月份,是北方高温酷暑时期,天气炎热,加上长途奔波的辛苦,增加了发病的机率。平原津作为黄河渡口,风大浪急。一热一风,极易发病,且发病又多疑使病情恶化。在平原津过黄河后,车队继续西行,至沙丘(河北广宗城北),秦始皇因病情恶化而亡。可以说,一代枭雄秦始皇的生理生命和政治生命都结束在了黄河岸边。
汉元年(前206),刘邦拜韩信为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袭取关中,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刘邦东出武关,从正面与项羽作战。而韩信则采用远距离大迂回的战术,从侧翼千里奔袭赵、燕、齐,迂回包抄项羽。汉三年(前204),韩信、张耳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大破赵军,占领了赵地。韩信占领赵地后,就形成了楚汉战争中的又一重要战场,有力地支援了刘邦在荥阳、成皋一线与项羽的对峙。韩信占领赵地后,乘势东进,进攻齐地。汉军首先占领今德州西南部一带, 扼守要地,为大规模攻齐做好了准备。
当时山东地区对楚汉两方来讲都是势在必争,谁占有了山东谁就得到了战略后方。所以刘邦对齐王采取了军事与外交手段并用、双管齐下的方针。他一方面命韩信率军攻齐,另方面又派郦食其为使节到齐国游说。郦食凭着自己能言善辩的说辞,使齐王田广心悦诚服,举七十余城降汉。这时,韩信已率军在平原一带的黄河西岸枕戈待发,听说郦食其已说服齐国,本想罢兵,谋士蒯通对韩信说:“将军自拜将以来,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攻城略地,一年下来,也不过攻取五十余城。而郦食其一介儒生,仅凭三寸之舌,就下齐七十余城。将军连年征战,出生入死,反不如一竖儒之功!“韩信在蒯通的煽动下,遂起忌妒之心,命令军队全力攻齐。汉军乘着夜色,在平原津偷渡黄河,迅速南下,直取齐国都城临淄。本来,齐国听说韩信军南下,已派遣华无伤、田解二将军率重兵驻守在历下(今山东济南西),准备抵抗韩信的进攻。齐王听信郦食其的游说,准备归汉后,即命令部队解除了戒备,日夜纵酒欢会,准备迎接汉军。因此韩信得以乘其不备,长驱直入,袭破齐之历下军,并攻占临淄。田广、田横认为上了郦食其的当,一怒之下烹杀郦食其。
临淄失陷后,田广逃往高密,向楚求救。项羽派龙且带领20万大军救齐。龙且率军抵达齐境,与田广会合。这时,有人劝龙且说:“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可是龙且贪功心切,以为韩信易取,于是与韩信在潍水两岸摆开阵式。韩信乘黑夜命令士兵准备一万多个盛满沙子的口袋,将潍水的上游堵住,然后引军渡河击龙且。行至河的中流,龙且出击,韩信假装败退。龙且大喜:“我就知道韩信是个胆小鬼!”然后率领全军渡河。韩信立即命令上游决开堤坝,河水汹涌而下,直逼龙且军。龙且军刚渡了一半,韩信命令士卒全部出击,大败龙且军,击杀龙且。幸免水淹的楚军四处奔逃,齐王田广也随之逃遁。韩信乘胜追击,追至城阳(今山东莒县),俘获田广,汉军尽占齐地。
韩信获取齐地,使刘邦与项羽争雄的形势大为好转,为刘邦最后击败项羽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而这一大势的转折点正是发生于德州的黄河岸边。
宋朝立国之时,因五代连年战乱,黄河河道失修,溃堤事件时有发生。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也就是宋朝建立的当年,黄河先后在德州的厌次、临邑和上游的滑州 (今河南滑县东南)等地决口,居民庐舍田畴损坏严重。乾德二年(964年),宋太祖“遣使案行,将治古堤”,但因为有人提出国家初立,战事未弭,财政紧张,旧河道治理难度大,将加重百姓力役,只好放弃治理黄河古堤的打算。 当年夏季,河决东平之竹村,大水淹没七州之地。三年(965年)面对茫茫大水,朝廷甚至动用“州兵”治河。可是第二年,滑州再次河决。赵匡胤诏遣殿前都指挥使韩重赟、马步军都军头王廷义等督士卒丁夫数万人治之,滑州、郓州、曹州等河水泛滥之地蠲免秋赋。
在治理河患的过程中,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因此处置了一批失职的官吏。但黄河水患始终未绝。《宋史·河渠志》记载,北宋160余年间黄河溃堤决口就达50余次,黄河就像一条巨龙在下游不停地“摆尾”。仁宗庆历八年(1048 年),黄河在滑州商胡埽决口,侵道永济渠、漳水,流经德州的夏津、武城、将陵,向东北经乾宁军(今天津附近)入海,宋人称为“北流”。嘉佑五年(1060年),黄河在大名府第六埽决口,经魏州、博州、德州,向东经乐陵、阳信入海,宋人称为“东流”。此后黄河主河道时而“北流”,时而“东流”,形成“二股河”。神宗思宁十年(107 年)至元丰四年(081年)年间,黄河还一度形成夺淮 (准河)入海和夺济(济水)入海的局面。
面对这一局面,当时在滑州任地方官的陈尧佐修筑一座大堤以防黄河水患。此堤被后人称为“陈公堤”。陈公堤从今夏津、武城、德城区、陵县向东北延伸而去,是古代德州最大的地上工程。它自河南滑州(今河南滑县)起至山东千乘(今属山东滨州)止,全长一千多里,高4-5米,顶宽6-8米,势若长虹,蔚为壮观。今天,夏津、武城仍能看到其遗迹。据民国《武城县志》记载,陈公堤东临黄河故道,从武城镇肖邢王庄村西由夏津县入境,四女寺村东3里处出境。因为它是北宋滑县知州陈尧佐为防黄河西决,组织沿河民众修筑的一条护河大堤,故名“陈公堤\”。德州城区南有村曰“陈公堤口”。清代雍正年间恩县知县陈学海曾作《贝野长堤》诗赞誉大堤:“望人修堤一带迷,造堤人去柳成蹊。烟连秀野千家麦,势障黄河万倾泥。草长平湖春浪阔,渔归小艇夕阳低。苍桑奠得民安业,处处丰登乐岁畦。”民国时期,陈公堤曾被誉为武城十二景之一,称为“贝野长堤”。
陈尧佐(963 – 1044),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今四川南充阆中)人。祖籍河朔,高祖陈翔为蜀新井令,遂举家迁居阆中。陈氏是阆中名门,满门风华。父亲陈省华官至左谏议大夫,赠太子少师,兄陈尧叟、弟陈尧咨皆为状元。太宗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考中进士,历任地方知县、知州、转运使、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宋仁宗时,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陈尧佐一生为官清正,务实敢为,政绩斐然,特别是在治水方面,其贡献尤为突出,堪称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治河专家。他发明的“下薪实土”筑堤法,有效地抵挡住了钱塘江的大潮:他采用“植柳固堤”的方法,使汾河大堤坚如磐石:他以“木龙杀水法”筑堤拦水,使桀骜不驯的黄河,变得温顺了许多。其中,最让他名垂青史的还是“陈公堤”的修筑。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 年)和四年(1020 年),黄河在滑州两次决口,水灾非常严重。天禧五年(1021 年),陈尧佐出任滑州知州,主持黄河决口围堵工作。水势被减缓以后,陈尧佐组织河工坡石堆土,在滑州城西北修筑了一条防洪长堤,当时被称为“ 陈公堤\”。《宋史.陈尧佐传》载:“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关于“木龙”,《宋史·河渠志》有这样的记载:“五年正月,知滑州陈尧佐以西北水坏,城无外御,筑大堤,又叠埽于城北,护州中居民;复就凿横木,下垂木数条,置水旁以护岸,谓之‘木龙’,当时赖焉。”黄河水流湍急,而黄河下游土质松软,单靠黄土是不可能堵住决口的。为了有效地减轻河水的冲击力,陈尧佐首先利用旧河道“ 开枝流,以分导水势”,然后再让河工在决口处砸下一排排的木桩。木桩沿河曲曲弯弯,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龙, 所以叫“木龙”。
关于陈公堤,《宋史》记载比较简略,只是记载了陈尧左在滑州建堤的事迹,至于当年陈尧佐在贵州所建的提坝有多长,从滑州向下延伸到何处,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当时的黄河河道是从滑州东流,并不穿越今夏津、武城和德城区。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黄河在商丘胡埽决口,河道北移,这时的黄河才从今夏津入境,穿过今武城、德城区东部,由无棣入海。而在这之前的庆历四年(1044), 陈尧佐就已病逝。所以,德州段“陈公堤\”实际并非陈尧佐主持修建。历史上,黄河德州段堤坝之所以称为“陈公堤”,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由于陈尧佐在滑州筑堤防洪,卓有成效,于是下游各州县的吏民便纷纷效仿,沿用陈公筑堤的方法,修筑堤防,使长堤不断延伸。因为陈尧佐是这条长堤的肇始者和开创者,所以后世也就把这条从滑州延续下来的千里长堤,通称为“陈公堤”了。“无恙田庐喜俱在,到今人尚颂陈公。”陈公堤的修筑,有效地防御了黄河下游水患,在此后近千年的时间里,成为沿河两岸百姓赖以安生的一条固河长城。
声明:留学通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admin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48763972@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uxuetong.cn/9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