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需要哪些证件

出国留学需要哪些证件

\r\r\r\r\r \r \r\r\r\r 1 留学 那个很大,也很小的世界\r\r 我想去美国,我想成为一座桥\r\r

17岁那年,在申请美国大学的陈述信里,我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r\r

我的舅爷爷是中国一个很小镇子的镇长,当时他收到了一笔钱。他可以用这笔钱来修补一下清朝留下的那座庙,也可以修缮一下镇子的围墙,但最后他哪个都没选,而是修了一座长长的、通往城市的桥。50年后,庙拆了,墙也没了,桥还在。桥,送走了小镇里很多去上学的人,送走了很多打工者去看外面的世界……

\r\r

故事的结尾,我说,我想来美国,我想成为这座桥,沟通两方,给更多人机会看到真实的世界。后来,在10万份申请中,我作为1200个被选中的人之一,得到了在美国布朗大学4年学习的机会。

\r\r

电影《海上钢琴师》里面有很经典的一段,钢琴师在演奏的时候遇到海上巨浪,船开始颠簸,很多人很恐慌,但他并没有停止演奏。船上的人开始尖叫,钢琴师一辈子生活在船上,这时俯身在钢琴上,他不像别人那样抓着固定的地方,而是和钢琴一起随着船左右晃动,面带微笑。过了一会儿,他的朋友忽然说,你看,原来他在被大海带领着跳舞呢。

\r\r

我的美国留学生活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棱角相撞,而是随着西方教育和文化轻轻晃动,在过程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我观察他们的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和美国同学一起上学,去他们的家和他们的父母讨论他们的成长环境与价值观,在过程中我越来越了解他们。在西方不尽相同的环境下,我也慢慢开始跳出有自己节奏的舞。

\r\r “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r\r

小的时候我读了很多文学作品,记忆最深的是莫泊桑的小说。记得《我的叔叔于勒》中,资本主义环境下人与人之间都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记得雨果笔下,残忍的资本主义世界里只有巴黎圣母院的钟楼能容得下没有世俗沾染的卑微爱情……来到美国的第一天,看着同样年龄蹦蹦跳跳的同学,我心里想的都是小时候看过的这些故事。

\r\r

我怀着求同存异、不需交心的态度开始和同学们相处,却在逢年过节时开始被邀请到他们的家里做客。

\r\r

感恩节是美国人的传统家庭节日。来美国的第一个感恩节,我被邀请到美国朋友J家。到了才知道,平时穿着朴素的朋友原来有个如此奢华的家,家中甚至陈列着名家作品作为装饰。她的父母都是哈佛毕业,这些她从来没有提到过。

\r\r

她的父母迎上来,说已经多次听到我的名字,很高兴第一次见到我。没多久,我就喜欢上了美国人热情又不让人拘谨的待客方式:吃饭都是冷餐自助形式,自己选择想吃的,但常常会有人过来和我聊天,来确认我没有被冷落。朋友的妈妈也像美国很多家庭主妇一样不工作,却读了很多书。她在生下三个孩子后,辞去了苹果公司的高管职位,在家教育她的三个女儿,用她的职场经验管理着家庭,把三个女儿都送进了常青藤大学。

\r\r

其实在纽约上州富人区韦斯特切斯特(Westchester),很多家庭主妇都曾担任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管,领英上有着傲人的简历,她们选择在家里用公司的方式管理家庭,颇有成效,孩子们在家学习,每周去社区三次上兴趣课程,这样也不脱离社会。韦斯特切斯特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家庭学校(Homeschool)与社会学校的结合体系。比起只是送孩子去上学就完成任务的很多中国家长,这套体系让孩子们完成了多维度学习和良好价值观的一体化塑造,尤其在孩子幼年时,极为珍贵。

\r\r

记得那天J的妈妈带我来到客厅,指着脸书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那本《向前一步》(Lean In)说:“你看这本书在家里的位置,就知道我们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了吧?”

\r\r

后来,我渐渐接触了很多美国家庭,发现女性都是家庭价值观的树立者,这和她们是否工作无关。她们相夫教子,却拥有很独立的思想,所以才会教育出同样思想独立的儿女。我的这位朋友J,拥有如此优越的家庭环境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本可毕业后留在纽约,继续享受“白富美”的生活,而她却做出了惊人的选择:去印度贫民窟支教两年。更令我惊讶的是,J的妈妈不但很支持她这个选择,为她感到骄傲,还动用自己的人脉找了很多知名教育家,想让女儿成为一个好老师,在这两年给亚洲贫困地区做出真正的贡献。

\r\r

我想起香港某富豪在一次拍卖中拍下3亿元的粉钻两枚,送给两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当时很多人感叹是“豪举”,然而我在美国看到的最大“豪举”,是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女儿出生时便捐出了所持有公司的99%股份,用于缩小世界的贫富差距和机会差距,为了“送给女儿一个更好的世界”。

\r\r

在布朗大学的4年,我亲眼看到身边太多的“高富帅”“白富美”,因为家庭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加上良好的教育背景,最终决定不再为钱而打拼,投身于“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的事业,而为之奋斗。女孩子们在择偶上也不再考虑社会标准,而是更加自由地选择拥有相似价值观、能够轻松相处、相互支持理解的伴侣。因为她们从小受到独立思想的训练,长大后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赚钱的能力、独立养活自己的思想和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并可以对自己负责的决心,所以对她们来说,在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的稳定前提下,可以不以依赖伴侣为必要条件,而是能够随心地选择自己的“灵魂伴侣”。

\r\r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钱最好的作用是什么呢?老师想想后说,可能有钱最大的好处,就是终于可以不为了钱,做不好的事。

\r\r

我的大学同学很多都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和富裕的家庭环境,然而这些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需要更多财富的思想束缚,而是能够追求更大理想的自由。

\r\r 他们不懂什么是“天下”\r\r

选择东亚研究作为我的第二专业,可以列入大学所做的最不后悔的事情之一。在东亚研究系,我认识了各种各样说着熟练中文的外国人,很多时候甚至连我自己的写作水平都会被这些人“碾压”。

\r\r

我大二的时候选修了一门中国电影课,这门课有20%的成绩来自上课回答问题。于是,上课时大家都恨不得把手举到天上。很多美国同学对中国电影的看法非常新颖,角度也很好,我常常自叹不如。比如,电影《阮玲玉》,他们从“女性独立”谈到鲁迅笔下的“娜拉”,再到亚洲女性解放运动;从意识形态分析到宣传影响;从主流文化分析到大时代背景;每个电影细节在他们眼中都映射出中国的某一面,并能根据时代背景说出他们的理解。我很佩服,也暗自责怪自己没有学会这些分析方法,读的书也不够多,所以总是回答不上老师的大多数问题。

\r\r

然而在最后一节课看《英雄》这部电影时,大家都很喜欢张艺谋的长焦拍摄手法,加上九寨沟等绝美的风景,又开始了一系列对拍摄以及内容的分析。课程最后,老师问了一句话,说无名写的那两个字“天下”,是什么?

\r\r

在座的美国同学其实很多中文比我还好,读的书也比我多,看电影时更比我认真,可是这是第一次,问题被提出之后,没有任何人举手。

\r\r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天下”。

\r\r

和东亚系的美国同学相处很久之后,我发现即使他们有再多的阅读量和理解能力,也填补不了那深深嵌入心中的文化差异,让他们最难理解的,就是中国人的“情怀”。

\r\r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愿苍生得以安家的情怀,他们需要很多时间才能理解。

\r\r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朋友问我,里面的问题,回答了吗?

\r\r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情此景,他们问,寺庙和烟雨蒙蒙有什么关系?

\r\r

逐字逐句都可理解,最难理解的,是情怀。

\r\r

王羲之有言,“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若那些学中文的美国学生都是“悟言一室之内”,那我们深邃的中国文化,早就“放浪形骸之外”了。

\r\r 教育激发好奇心\r\r

刚来美国时,我常常担心会不会受到所谓的“排挤”,自己的很多行为能不能得到认同。结果一个在美国做老师的亲戚告诉我,美国越受到良好教育的上流社会人群,对文化的包容度越高,好奇心越强,对中国文化越感兴趣。

\r\r

刚开始我没那么相信这句话,后来才发现是真的。刚进学校的时候,同学们互相自我介绍,我往往要花最多的时间,因为在“我来自中国”这句话之后,往往是无数的衍生问题:“你来自中国哪里呀?”“我爸爸去过那里!”“我计划要去!”“我这学期开始学中文!”“多讲讲吧!”

\r\r

在布朗大学的4年,我学到的最好的东西叫开放思维。当遇到不同的人或者事的时候,不是用自己狭隘的眼光去否定,而是充满好奇心地去倾听、去了解。开放思维是布朗大学学生最大的特点,在这里,无论你是来自哪里,有什么样的经历,你的不同只会让你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不是排挤。你的不同让周围人愿意开启更多的话题,因为大家都有一颗好奇心,都有着开放思维。

\r\r

布朗是美国唯一一个每年夏天组织同学去朝鲜的学校,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你无限选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但可以不算成绩的学校。记得校长曾接受采访,被问及为什么给学生们这么多自由时,他很认真地叹了口气,然后缓缓地站起来,说:“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学生……长得真的很好看!”

\r\r

轻松的校园环境,自由的4年,帮我塑造了人生最重要的品质:开放思维和好奇心。有了这两个特点,世界不再是前人定义的版图,而是我心中自己定义的蓝图:世界很大也很小——大得一生一世都了解不完;小得你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一种文化,每一次交谈,都是世界。

\r\r

大学4年时光飞逝,在毕业的那一天,我走出校门时,一个4年都没见过的男生和我搭讪。他说:“你好面熟,我好像在4年前的开学典礼上见过你。”我笑了笑。他说:“毕业了,你的理想是做什么?”

\r\r

“桥。”我说。

\r\r 自我反思,然后讲好自己的故事\r\r “故事”为什么如此重要\r\r

那年我是天津唯一一个考上常青藤盟校的,很多媒体报道我,采访时都问我一个问题:申请中重要的是什么?

\r\r

我当时的回答是:个人陈述。如今在美国生活已久,我发现个人陈述在申请大学、社团、工作都依然非常重要。在美国社会里,每一关考验中永远的开题都是“介绍一下你自己”——只有讲好你自己的故事,别人才会开始考虑给你机会。

\r\r

比如,美国的常青藤名校,所有申请作文中都有这样的题目,“连接那些点,那些事是怎样影响了你?”(Connect the dots. How have the influences in your life shaped you?)个人陈述就是描述一件或几件影响了你的事,然后录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会通过这篇文章认识你,通过这些事考察你,在面试中对你做第一次了解。

\r\r

珍妮特·莫里西(Janet Morrissey)在《如何写一篇出色的大学申请文书》(How to Write a Good College Application Essay)中这样描述:

\r\r

个人陈述就是你的话筒——它传递着你的世界观与抱负。它不仅仅是一份简历,或是对你已经做过的事情的回顾。它需要你满怀热情地去讲述一个故事,用个性化的、有意思的趣闻来展现你的性格、你的兴趣、你的价值观、你的生活经历、你对世界的看法、你的抱负,甚至是你的幽默感。

\r\r

在500字的自我陈述中,要告诉对方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我绞尽脑汁回忆自己短暂的有记忆的人生,挖出每一件或长久或激烈地发生在我身上的事,然后反复思考,在500字的限制内,这件事是否能定义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能说明我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r\r

后来我在工作申请面试时也是如此,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讲讲自己的故事。

\r\r

大学想听你的故事,华尔街想听你的故事,为什么故事这么重要?

\r\r

如何轻松与对方建立关系和找到答案

\r\r

无论是大学申请还是工作面试,对于对方我们常常是一张白纸。虽然面试官有我们的申请表和简历,但为了开始一个话题,常常会给我们先说话的机会,就像鲁豫的“说出你的故事”一样,每一个人的面试或者申请过程都是一段被了解的过程,如果我们的故事有趣、轻松却又能清楚总结我们的“人生”,其实是一种非常主动而轻松地与对方产生初步联系、互相了解的方式。

\r\r

在故事中,你给了对方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的机会。对于面试官,他们虽然说的是“说说你的故事”,但其实他们希望从故事中找到的答案是:“你为什么申请我们学校/我们公司”,甚至是“你是否适合我们学校/公司”,而你的故事中包含的你的背景、喜好,就是这些问题间接的答案。

\r\r

这个从不熟悉到初步熟悉的过程,以及如何能做得轻松有趣又真诚,是美国人才选拔的重要条件。因此,对于候选者来说,掌握好的方法,讲出自己的故事作为好的开始,尤其重要。

\r\r

在别人的问题中,更好地继续了解自己

\r\r

2010年的夏天,我申请美国大学,为了写出这篇个人陈述,整整一个月我闭关在家,反复琢磨着自己从小到大每一件付出了努力的事(或成功或失败)。我反复问自己,这件事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我是个什么样的人?17岁的我花这么长时间问自己这些哲学问题、努力寻找自己,后来终于选择了改变我人生轨迹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r\r

我从3岁起就为成为一个预备职业芭蕾舞演员而努力。在中国如果学芭蕾舞要走职业道路,需要从小几乎放弃文化课,专注跳舞基本功,争取13岁那年考上最好的舞蹈学校——北京芭蕾舞学院附中。可是家里不让我放弃文化课,于是我就正常上学,然后除了完成作业外,我还要每天跳舞5~6小时。就这样到了13岁,专业课合格,居然达到了标准,可是测骨龄说我会长到175cm,不适合做芭蕾舞演员,于是我落选了。

\r\r

落选之后我只能继续专注于文化课的学习,因为那时我学习的时间比别人少,又在市重点中学,于是我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好几倍的努力。学校知道我有舞蹈特长,虽然没有被专业学校录取,但也有能力参加学校的接待外宾演出,于是为了公务演出,我是学校唯一一个可以留长头发的人。我拼命努力学习赶上大家,但总是时间不够,因为我还兼顾着学校的演出。最后,我终于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继续精进文化课。

\r\r

……

\r\r

在我曾经很努力但只是运气不够的第一选项(Plan A)失败后,我还是希望把“读万卷书”这个我也很喜欢的第二选项(Plan B)不断精进,所以我希望能去常青藤盟校读书。

\r\r

学校很喜欢我这个故事,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我努力、乐观、诚恳、聪明、善于学习且非常能吃苦。而对于我来说,17岁经历的那次系统性大反思改变了我的人生,不仅因为吃到那篇个人陈述的甜头进了好大学,还因为后来的一切经历对我都有了意义:我投入地生活,也不断跳出生活,问自己这件事是否改变、定义了我,如何影响我的未来。我的思维也在不断地思考和反思中,慢慢升级。

\r\r 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r\r

不仅仅是求学和工作,生活中需要个人陈述的情景也无处不在。比如,创业的天使投资轮主要就是听创业者讲讲自己的经历,类似的场景还有新朋友之间相互认识、见男女朋友或对方父母等。在西方,讲故事是很重要的文化,尤其是千禧一代,人人都希望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故事,人人追求不同,讲一个好故事的能力,就更加重要了。那么,我们如何能讲一个关于自己的好故事?真诚:无论痛苦与否都对自己诚实、学会反思。

\r\r

成长过程中有两次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变化很大的事情,一次是离开父母和家乡去美国上全日制寄宿大学,一次是第一次遇到真爱并开始进入一段认真且稳定的爱情关系中。

\r\r

第一次的变化来源于,在此之前的17年,我作为独生子女与父母朝夕相处,每天都由妈妈接送上下学,我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高中毕业时居然没有交到朋友,然后忽然进入完全陌生的全日制寄宿环境,与很多陌生人朝夕相处,生活也开始变得独立;而第二次的变化来源于,在原生家庭之外第一次试图尝试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探索未来是否能与对方建立新的小家庭的可能。

\r\r

两次的过程对于我都是快乐却也痛苦的,但最后都让我觉得自己有所成长。成长并不是因为经历,很多人一辈子有很多跌宕起伏的经历,却没有得到成长。真正的成长来自反思,来自在经历事情的过程中不断理性地反思自己,从而更加了解自己。

\r\r

这个过程看似容易,很多时候其实很痛苦。在那段恋爱的亲密关系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大吵,分析原因其实很难,因为我们彼此相爱、互相尊重,但依然因为小事吵架。我反复思考为什么,后来我们分析发现,我从小生长在极度竞争的环境下,非常缺乏安全感,而得到安全感的方式常常是争吵,通过试图让竞争者(对方)感觉到痛苦来获得。这种心理让我在亲密关系中显得非常不健康。

\r\r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决定不让自己向这样不健康的心态妥协,一次次在痛苦的挣扎中反问自己这样做是否值得、这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慢慢地,我开始建立来自自我而非别人给予的安全感。因为诚实面对自己、不断反思,因为了解自己,我挽救了我的感情,也挽救了一段非常美好的关系。

\r\r

对自己诚实很难,但是真正的强者内心都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能改变的就改变,不能改变的,至少知道如何抓住因为弱点而丧失的机会。

\r\r

在介绍具体方法之前,请记住,真正了解自己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让别人真的了解你。只有当你真的了解了自己,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下,讲出对自己有利的精彩故事。

\r\r

真实:三步讲好自己的故事

\r\r

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呢?我总结为三步:

\r\r

1.了解对方的期待。

\r\r

2.了解自己希望给对方带来的感知。

\r\r

3.建立自己的故事与对方的期待和感知之间的平衡关系(不必刻意讨好对方却能令人满意,为自己争取机会)。

\r\r

以我最熟悉的在美国申请大学和在华尔街申请工作为例。

\r\r

美国的大学对国际学生有什么期待,有什么恐惧?最大的期待是希望国际学生们可以快乐地融入校园,每个人至少能在宝贵的4年大学时间里学到知识,找到一辈子的好朋友,在不挣扎的环境中学习,最后也能找到自己。他们最大的恐惧是什么?大概就是国际学生在大学无法融入美国校园,出了校园后无法融入社会。

\r\r

而想要能够被美国大学录取的我,希望给他们带来什么感知?我希望他们知道我向往多元文化环境,希望拥有开放性思维,希望做一个全球环境中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的世界公民。

\r\r

于是我写的故事之一是:我从小生长在中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我酷爱各国文化,从小学起就抓住任何可以出国交流的机会;小学时我跳芭蕾舞,被学校选中去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初中时参加国际科技大赛在新加坡上学,高中时因为参加物理大赛在奥地利培训……通过这些经历中的小事(有的时候是文化的碰撞),表现出我接受多元文化,且能够以开放性思维大胆面对问题,以及具有解决冲突的能力,赢得了美国常青藤大学的青睐。

\r\r

再看另一个例子。

\r\r

美国人对法国人的刻板印象一向是法国人固执、高傲、不易接近,甚至心里觉得自己的族群高于其他,我有一个法国同学是这样写个人陈述的——

\r\r

上高中时,他每次背着书包走路上学,都会穿过巴黎的卢森堡公园,公园景色很美,常常有很多当地人和各国游客在此休息。他说卢森堡公园的景色很美,但他最喜欢的是公园一角,大树阴凉下常常聚集着一些人下棋,很多人围观下棋。他说他很喜欢下棋,更喜欢看下棋,但最喜欢的是在这个小小的环境中,大家只是关心下棋本身,不是对方的种族、性别、年龄、学历……巴黎这个角落聚集了非洲裔人、欧洲后裔、法语说得不好的美国人、来旅行的亚洲人,还有他这个父母来自非洲和德国的混血,在这里没有人评价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只是珍惜下棋的时光,关注这个游戏本身。他说他在这个小花园里,看到了巴黎本该有的最美的样子……

\r\r

这个法国同学最终也被常青藤盟校录取了,因为他展现了一个年轻人超出自身环境,拥有自己的想法和对世界美好、人类平等的向往,也打破了法国人给人带来的刻板印象。他了解自己,了解对方的期待,也了解自己希望给对方带来的感知,所以他也讲出了很好的故事。

\r\r

华尔街也是如此。

\r\r

华尔街对于候选者的期待是能快速学习、能吃苦、能融入环境。所以很多人都在努力展现自己能吃苦的一面,于是常常引用自己参加运动比赛的故事,我的运动员朋友更会讲述他们在大赛前的集训——早起、整天的训练、与学习时间做斗争的分配选择,还有大赛临近时需要换队友,比赛中遇到突发情况如何调整心态……这些衍生的故事投行很爱听,因为投行每天也在处理这样的事,他们相信能够胜任职业联赛的运动员,也可以熬过投行辛苦的岁月。

\r\r

我从高中开始接触美国的“讲故事”文化,开始学着反思自己,一步步走来,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

\r\r

胡适在《容忍与自由》里,有这样一段话:

\r\r

诸位,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

\r\r

反过来说,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

\r\r 精英教育、特权与人生\r\r

特朗普上台后不久便颁布了“一项禁令”:禁令发布90天内禁止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和也门7个国家的公民进入美国,立刻执行;另外,正常运转着的难民接收计划也被叫停,持续时间为120天。

\r\r

由此,人们眼中的美国从一个对移民和难民友好、曾经因移民和难民获得了巨大发展并感到骄傲的国家,变成了世界上对移民和难民歧视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r\r

那时候除了机场边境的举牌游行外,两起教育界的事件尤其出名。

\r\r

第一件:哈佛大学在读的某学生,因为来自禁令中的国家,无法入境美国,最后不得不申请暂时休学。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第二天前往首都华盛顿,在几乎没有提前预约的情况下,一日之内直接见了6名议员,帮这名学生办理了特殊签证。几天后学生返回美国,按时入学。

\r\r

第二件:一个返校上学的麻省理工的中东学生,在禁令发布当天已经在飞机上,下飞机后在美国海关被扣下。在这名学生和上百人一起滞留机场的时候,数名麻省理工校友争分夺秒连夜提交请愿书,信中多次提到这名学生的学术能力、对科学的贡献,请求议员们联名让这名学生回学校继续深造。48小时后,这名学生成为唯一一个在滞留百人中入境美国的人。

\r\r 精英并不比别人更值得拥有任何权利\r\r

这两件事被多篇报道引用,第一篇报道强调了哈佛大学校长的政治级别,因为他可以几乎不需要预约就见到议员;第二篇报道则引用了这名麻省理工学生的多篇论文,不断强调美国险些放弃了一个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

\r\r

但我们从另外的视角来看看:在人性和自由面前,难道只有符合精英标准的人,才能得到应有的权利?

\r\r

那些并没有上哈佛、麻省理工,只是和孩子分开的着急的母亲呢?她们怎么办?不该享受权利吗?那些滞留在机场的、和家人分开的、没有精英学历的人们,就不值得被社会“特殊照顾”了吗?

\r\r

精英、学术与这个人是否“值得”,不知道在哪一刻开始,在人们心中成了价值判断的标准。在不断强调好的教育的时候,接受过优质教育的人,在人们心中慢慢向更加“值得”拥有特权的方向倾斜。

\r\r

美国的禁令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我认真读了麻省理工校友撰写、很多民众签字的抗议书,内容很复杂,但在文章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到了这个学生的学术潜力,以及他今后可能对学术界做出的贡献。

\r\r

为什么我会感叹这是一个悲剧,因为对于一个来自不那么著名的学校,也没有那么显著成就的学生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他们就必须“低人一等”?

\r\r

很多读书好、有机会享受精英教育的人确实很努力,在这种努力下,很多时候他们确实也有成就。但是,一个常青藤大学的精英学历——在学术能力上有多牛、能编出多厉害的人工智能程序、会说多门语言,并不代表这群人比别人更加“值得”拥有任何权利。

\r\r

读书期间,我校社会学教授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忆深刻:

\r\r

当你去评判别人的时候,想想你是不是授予了自己很多“特权”,觉得今天自己的学历能让自己拥有得更多,无论是权利还是机会。读书应该让你增加更多的安全感,而不是缺失,然后需要用“特权”去弥补缺失,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

\r\r

正如教授所说,要减少我们心中的不安全感,并不是要依靠不断地强调我们的精英主义和精英教育,也不是要通过增加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价值而获得。网上爆火的“哈佛凌晨4点的图书馆”,不是这个世界努力进取的唯一解释和注脚。没读过大学却辛苦工作养活儿女的父母,一辈子照顾外公外婆的孙辈……这些同样值得被尊敬。

\r\r

我记得从布朗大学毕业那天,校长说,你们不要因为“这张学历证将在未来如何把我们和其他人区分开来”而高兴,而更应该为它所能给我们提供的责任而自豪,应该为更多人能够像我们在布朗这个象牙塔中一样平等生活而努力。要用布朗这张常青藤的文凭给我们的资质和平台,让世界大多数地方的人们,不需要一个常青藤的学历也能够发出他们的声音,享受他们的权利。

\r\r 精英教育不代表可以过好一生\r\r

精英教育不仅不代表可以拥有“特权”,很多时候,也不代表着可以更容易地过好这一生。如果精英教育下的毕业生选择“只看到自己的世界”,那失败就会在不远处等着他。

\r\r

我有个好朋友,出身于普通家庭,但是自己非常优秀,得到了常青藤学校的奖学金,毕业之后也进入了顶尖公司。从学生时代到工作以后,她身边都是家境优渥、不为钱发愁的人,她也融入了这个圈子。

\r\r

和很多进入麦肯锡的名校学生一样,很多人都把麦肯锡作为今后创业的跳板,我的这位朋友在麦肯锡工作之后去了哈佛商学院,后来开始创业,在当时最火的快销品行业开始做自己的品牌。

\r\r

她在按照麦肯锡的逻辑做了市场前景研究、数据分析、确认目标人群等之后,开始做100~300元的美妆产品,主打亚洲市场。虽然产品质量过硬,但销量一直不好。她找了自己的初中同学,已经在欧莱雅有很多年工作经验的朋友帮忙,对方建议,因为是新品牌,可以尝试“新零售”,开展电商业务和电商直播。

\r\r

她开始研究电商直播,看了半小时的淘宝直播后问朋友:“这么没有意义的仿佛‘电视购物’、几乎没有内容的东西,为什么会这么火爆和有效呢?”

\r\r

她不能理解。后来她妈妈告诉她,中国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家庭主妇为了能给家里省钱,希望优惠购买一些产品,且在照顾孩子和老人忙了一天之后,希望看看这样的直播购物,放松一下,这是她们一天的期待。

\r\r

她还是不能理解,对我说,这些人难道没有生活吗?这些人难道不应该多看看书吗?这么无聊的东西,应该不是可持续的。

\r\r

我笑着告诉她,其实这些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更不用说这些是你未来的目标消费者,理解她们,理解电商主播,才有可能扭转目前品牌没有销量的局面。

\r\r

后来我们一起去见一名很厉害的主播,她已经是两个小孩的妈妈了,每天工作到凌晨4点,因为很多同样是妈妈的消费者,只有孩子睡着了,才有自己的时间。这个主播对直播间里推荐的品牌质量、价格要求很高,很少能够被品牌高额的“贿赂”买通,因此这么多年积攒了很多追随她的消费者。可是我的朋友一见到对方,就问对方在哪里上学,是否有传媒的工作经验,对方挺诚恳地说没有,而且曾经尝试做演员和歌手都失败了,最后才找到自己现在的方向,很辛苦但是觉得很喜欢。

\r\r

在商量产品价格的过程中,朋友也几度生气,因为对方不断压价,并且告诉她家庭主妇们每个月能够真正花在自己身上的非理性消费有限,需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和价格之间的关系,而朋友却不理解“几百块钱”的东西居然还还价,而且如果降低价格、降低利润,未来公司如果希望被收购,财务报表的数字会不好看,于是最后没有达成合作。

\r\r

朋友说,自己没法和这样“没好好上过大学、没什么见识,估计也没读过几页书”的人合作。我和她的妈妈都好心劝她,见识不仅仅是“高大上”的那一面,还有我们老百姓努力生活的一面。能够上名校、去大公司自然好,可是没有这样的天赋、条件和运气,只是希望生活平顺,是更多人的选择。做一个大众品牌,要真正了解这些人,而不是去评论判他们,这样才能做得好。

\r\r

朋友的公司一年后因难以为继而倒闭,她也陷入了低谷,常常不出门,后悔自己当初这么好的背景却选择创业。而在我看来,她近乎“完美”的背景限制了她的世界。一辈子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决定做生意,决定走出象牙塔,就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理解世界与你不同的部分,而不是只会评判,这样才不会限制自己的未来。常青藤和麦肯锡给她带来了知识和商业思维,她却选择用这个象牙塔限制自己的思维;学历和大公司教给她如何完成公司的任务,却没办法教她多理解别人。

\r\r 跳出象牙塔看世界\r\r

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都好好读书,有幸一路进入了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公司,怎样避免自己的“精英主义”,以防脱离真实的世界呢?

\r\r

对于成功的人而言,精英教育让他们更容易拥有想象力和同情心,而拥有了这些,他们仿佛有了武器,能为那些没有同样机会的人发声。

\r\r

正如J.K.罗琳在哈佛大学毕业演讲中说:

\r\r

哈佛大学的2008届毕业生们,你们有多少人有可能去触及他人的生命?你们的智慧,你们努力工作的能力,以及你们所受到的教育,给予你们独特的地位和责任。甚至你们的国籍也让你们与众不同,你们绝大部分人属于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你们表决的方式,你们生活的方式,你们抗议的方式,你们给政府带来的压力,具有超乎寻常的影响力。这是你们的特权,也是你们的责任。

\r\r

如果你选择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去为那些没有发言权的人发出声音;如果你选择不仅与强者为伍,还会同情帮扶弱者;如果你会设身处地为不如你的人着想,那么你的存在,将不仅是你家人的骄傲,更是无数因为你的帮助而改变命运的成千上万人的骄傲。我们不需要改变世界的魔法,我们自己的内心就有这种力量:那就是我们一直在梦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r\r

良好的学历、耀眼的履历,本应给我们带来更多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思考之下对事物的叙述能力,还有和不同人的对话能力,然而不少精英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尽管聪明、努力、爱读书,却在这样优异的单一环境中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甚至觉得自己作为精英没有必要去理解别人,不仅很难与人相处过好这一生,在商业上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r\r

正如我那位创业失败的朋友,她本应该试着理解那位主播所说的一类人群的消费情况,然后与主播继续沟通,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觉得对方学历不高,无法沟通。

\r\r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后,不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是学会能够从容与世界上的“不同”对话,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善于在多元化环境中增加不同背景的人的参与感,这才是知识能给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带来的益处。

\r\r

有部电影中有这样一句话,“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希望寒窗苦读不是给我们“拥有特权”的错觉,而是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力、同情心,让我们脚踏实地,更多地理解别人,进而认认真真地过好这一生。

\r\r 无用之用:常青藤文理教育的精髓\r\r

美国的常青藤大学本科常常都是“文理教育”。什么是文理教育?书上的定义是这样的:

\r\r

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又称博雅学院或通识学院,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种类之一,一般指奉行博雅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规模小而精的大学。文理学院注重全面综合教育,强调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其课程设置以基础学科为主,涵盖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门类,以此区别于以职业培训为导向的职业技术学院或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综合性大学。

\r\r

美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文理学院中获得学士学位,文理学院代表着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许多文理学院的学术声誉不亚于哈佛、耶鲁等综合性大学,是很多美国上流社会及贵族子女的首选。

\r\r

在很多中国家庭看来,孩子很努力地考上了最好的大学,进去之后好像没有在学什么特别的技能,每天却很晚才睡。这其实也是我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布朗大学的第一学期我读了社会学、数学、哲学、经济学、法语五门课,下个学期又转向编程、逻辑、文学、电影,然后继续学法语,直到大二下学期才定了专业,大三才开始把一半的时间用在专业课上,剩下的时间继续上那些“无用”的课。期间,我常常为了一篇哲学论文通宵看书抠字眼,也常常为了编程最后无法运行花整整一晚上时间寻找问题出在哪儿……

\r\r

我暑期的实习当时是在投资银行,每天做金融报表、数据分析和市场分析,大学里学的知识几乎一点都没用上,一切都是新的。后来到了麦肯锡,工作全靠入职培训,可是随着时间渐渐拉长,我开始意识到所谓的“无用之用”的价值。

\r\r 读书与情商培养\r\r

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大一上的那门社会学课,只是一门课,我就读了21本书;后来上同一位教授的“对比社会学”,因为要学习理论和真的“对比”,一学期读了40本书;后来学东亚研究的对比文学,一个学期读完了英文版的《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写了50页的论文……

\r\r

还记得那些课每次报名前都被告知了课业量,明明知道挑战很大,我还是因为热情和兴趣坚持了下来。当时可能年纪小,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东西是否这一辈子真的会有用。

\r\r

后来创业的很长一段时间在艺术圈摸爬滚打,我被一位艺术家称赞“情商高”,有一次我们从南半球坐十几个小时飞机回来,一路上我们分别准备了个小本子互相学习。我问她如何成为成功的艺术家,她说从小看色彩,看了几十年,如今色彩就是她的语言,任何有色彩的东西,她都能快速吸收、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r\r

我仔细思考她的话,她问我如何做到情商高。我说,其实情商高的本质是对事物、人情的理解能力。我告诉她,虽然我很少提起,但是不夸张地讲,我曾经花了几百个小时在读生僻的哲学文章上,然后写成有逻辑性的论文。对我来说,当专注吸收了圣贤思想之后,处理人情、理解对方、参与话题就如同从一盘精华中提取,可以灵活地运用。

\r\r

不只是我,看似无用的专注“读圣贤书”,让和我一样的毕业生们拥有与任何人都能从容对话沟通的能力,以及拥有在群体中作为话题引导者增加不同背景的人群话题参与度的重要能力。

\r\r

简单地说,在多元化群体中增加每一个群体的参与感,让大家觉得“舒服”,就是情商很重要的体现,而它来自看似曾经专注读闲书的“无用之用”。

\r\r 理科实验与批判性思维\r\r

大学时创业做产品,学校规定必须自己做研发,那时候我们一天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意见不统一的话,就直接自己来研究。我们抱着对结果的好奇心一直努力,但最后项目并没有被这门课的老师选上,产品没有进入生产阶段,大家自然没有挣到钱,简历上也几乎没东西可写。直到这件事过去很久,我都觉得这段做研发的时间被浪费了,然而一件事让我改变了看法。

\r\r

那年美国大选,两边政党互相攻击,我们外国人就一起看热闹。关于特朗普的负面新闻不断升级,甚至到了荒唐的程度,很多新闻真真假假。那时候每次回国时,大家都来问我,比如“听说他小的时候很穷”“听说他创业失败四次”……“这些都是真的吗?”

\r\r

我一直非常奇怪,很多人在对一件事极度好奇的时候,为什么第一反应是问别人,而不是上网找新闻求真。如果感到好奇,可以搜索这个人的背景、简历,然后和事件横向对应,若信息的来源和求证都只停留在身边很可能也不知道真相的人,当不明就里的人信口开河,荒唐的消息就会得以传播。

\r\r

而经历过那次实验,让我更加相信事物的逻辑性,希望眼见为实,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求真。

\r\r 课外活动与做个有趣的人\r\r

美国大学的课外活动很多,社团领导的选拔机制很有意思,没什么潜规则,就是一小时内谁能收集最多签名,谁就当。所以常常大家在吃饭时,会有人过来,做个很有趣的小演讲,如果大家挺喜欢,就会给他签名。

\r\r

美国社团的很多项目也是以兴趣为主,唱歌跳舞,没有什么竞争,想去就去。很多人唱得跳得都不好,却也乐在其中,因为大学是值得拓展兴趣爱好的人生阶段,毕竟有“钱”又有闲。

\r\r

很多人在课外活动和社团上花了很多时间,哪怕最后并不能写入简历,却也依然轻松快乐,唱得不好的人学了唱歌,习惯右脑思维的人学了国际象棋,曾经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开始跟大家去登山……

\r\r

其实算算,人活一辈子,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还不如多花点时间,把自己变成有趣的人。无用之用的最大作用,就是让自己慢慢变得有趣,用很多时间与自己相处,也很快乐幸福。

\r\r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糅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间,才有房屋的作用。

\r\r

常青藤的文理通识教育,就是车毂中空、器具中空,却成就了我们追求卓越所需要的基石。将看似无用的事物吸收、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终有一天会发现,正是这些“无用之用”,让我们变得更“有用”。

\r\r 求生教育:关键时刻的理性决策\r\r

一个周六的晚上,我和一个瑞典男生吃饭。他会说包括中文在内的6门语言,目前在纽约某著名商学院读书。

\r\r

我们在一家以食材新鲜出名的日本米其林餐厅用餐,最后一道菜上来,在聊得很开心的时候,他忽然说了一句:“我要去趟洗手间。”等他回来的时候,忽然用中文对我说:“我们可能要走了,我有过敏反应,需要去医院。”

\r\r

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到了门口,在与接待台的人说话。于是我叫来服务员说:“请用最快的方式结账,很着急。”

\r\r 与时间赛跑\r\r

我走到门口,看见那两个服务员已经在按照他的指示叫救护车,他不停地说,请告诉医院,我需要肾上腺素笔,他们至少要带两个。服务员在讲电话的同时,餐厅的经理已经过来,手里拿着餐厅里平时备着的肾上腺素笔,请他坐下后,拿起来直接扎在他的右腿外侧。

\r\r

我上大学时的好朋友对坚果过敏,医生说每次不小心碰到坚果时,她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一定要快速找到肾上腺素笔给她扎下去。所以当这位瑞典男生扎了针的时候,我深吸一口气,觉得应该没事了,可是他马上回头问服务员:“救护车什么时候到?”

\r\r

几乎同时,我看到安静的餐厅外面已经是红红蓝蓝的一片,3辆救护车停在了门口,然后进来两个急救医生。这个男生开始告诉医生自己的过敏反应,这时我才知道,其实他是一个月前在中国玩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对某种羊肉过敏的。他说,他吃最后一道菜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心跳加快,然后全身开始有些发抖,于是马上到洗手间去看看嘴唇是否发肿,虽然没有强烈的反应,但他仍不想冒险,于是打了肾上腺素笔,叫了救护车。他说他的心跳并不是非常快,应该在90次/分钟左右。

\r\r

我被他专业的描述惊呆了……他们一边给他听诊一边把他带上救护车,连上监护器,开始测试、询问。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能非常镇定地作答,连带说出医生想询问的信息,比如医生问上次过敏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食物。他说,上次吃了很多东西,中国的医生觉得是羊肉,但是不确定,之后因为他一直在生病,服用过抗生素,所以没有做血液过敏原测试,了解过敏的真正原因。今天的食物中有芝麻,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是不确定。

\r\r

他的每一个回答都条理清晰,不做任何假设,每次都是快速把所有他认为相关的信息直接传达给对方。他的母语是瑞典语,英语是外语,但是他的逻辑非常清楚,让急救人员很快就能明白。

\r\r

他看着自己的监护器,提醒医生血压在急速升高,然后告诉医生说自己确实有点紧张,可能会影响指标。

\r\r

这时候的我已经傻坐在旁边瞪着眼睛看了很久。这个男生一边和急救医生说话,一边时不时看看紧张得要死却什么忙也没有帮上的我,用中文说了一句:“没事儿。”

\r\r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在幼儿园等着打针的天真的小朋友。

\r\r

车很快到了医院,我站在他旁边,他看着监护器,然后看看紧张的我,开始用中文和我聊天让我放松。他说:“你知道急救室排队,不是按照先来先治,而是按照严重程度吗?”

\r\r

我说:“不知道……”

\r\r

他笑了一下,说:“我的血压现在不正常是因为刚才的肾上腺素笔,但是心跳已经开始恢复正常,应该没有大问题,所以估计咱们排队时间最长。”

\r\r

我说:“哦……”

\r\r

整个过程中,我不仅什么忙都帮不上,且跟医生见面后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因为我不是缺乏基本的急救知识,而是根本没有任何相关知识储备。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千万别给别人添乱。

\r\r

而这个男生,在这种只有10~20分钟抢救时间的生理反应中,最快地找到了解决方式,最快地寻求到最专业的人的帮助,还顺带照顾了他的白痴朋友(我)的心情。

\r\r

过了一会儿,急诊医生来了(美国有在救护车里服务的急救医生,也有医院里的急诊医生),他一过来就说:“年轻人,你做了完全正确的急救步骤,你先在最快时间内找到了肾上腺素笔,在怀疑的时候并没有犹豫,就注射了进去,然后依然选择来了医院,这两个决定在医学上讲是最正确的。很多过敏就是在患者的不确定中错过了肾上腺素的最佳注射时间,最后连肾上腺素都救不了了;而注射完后,无论是否恢复,都必须要来医院检查,所以你的全部决定都是正确的。你年纪不大,能反应如此灵敏,不慌张,做出清晰的判断,甚至还给急救医生省了很多程序,真是难得。”

\r\r

他笑笑说:“我们北欧的幼儿园和小学只教两件事:急救和自然求生。可能我从小被吓唬惯了,真的遇到问题了,想的都是怎么解决,而不是光紧张害怕。”

\r\r

在接下来医院3小时的常规治疗中,他清楚地知道什么药物进入身体后可能有什么样的反应,不慌不忙,还适时地告知护士自己的保险卡号码和国籍身份证件信息等情况。那时候的我,真想找个小本,一步一步都记下来。

\r\r

当时24岁的我,不认识肾上腺素笔,不知道急救中心(ER)和医院的区别,不知道血压和心跳的正常区间,不知道过敏因素和每个人的过敏死亡时间是不同的,我连救自己或者救人一命的基本常识都没有。我不禁自问,在我活过的这24年里,究竟学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r\r 什么最重要\r\r

现在,很多家境富裕的小孩从小就认识迪奥(Dior)、古驰(Gucci)这些奢侈品大牌,但是不知道走丢了如何求助,不知道出现突发状况如何正确自救,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到底什么才是根本,才是重要的呢?

\r\r

之后我开始读相关的书,才发现北欧的幼儿园和小学80%的时间都用于野外生存教学,教孩子们如何自我求生,如何集体求生,教男孩女孩认识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

\r\r

比如在芬兰,学校不但课间休息次数多(每节课课后)、时间长(每次至少15分钟),而且强制规定学生必须走出教室来到户外。这恐怕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芬兰人认为,清新空气加上体育活动是学习的发动机。我的朋友告诉我,在他小的时候,老师给每个孩子都发一个指南针加一张地图,把他们送进森林里,让大家自己找到回学校的路。这样的学习,除了真的能够救命,还让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合作,懂得了实物分析和逻辑。从人的本能出发,其他的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培养。

\r\r

回忆成长经历,我觉得有很多事情值得从小做起:

\r\r

1.放下手机,走向户外,亲近自然

\r\r

我成长的过程是智能手机发展的过程,如今的手机功能几乎囊括了可以由电脑操作的一切。很多小孩子都能熟练使用手机的一些功能,如账号建立、文件下载与上传、玩游戏、拍照、浏览社交网站等,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熟悉了“网络云”的建立,就忽略了天上的云。如今很多学校倡导智能手机离开学校,不仅仅在学校,如果家长也能让孩子们放下手机,有机会走出城市,和他们一起走向户外,多多接触自然,即使是看看天上的云,对孩子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好处。

\r\r

2.了解自然气候、地理变化和必要的求生方式

\r\r

人类来自自然,虽然城市生活非常便利,但与自然的接触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对自然气候和地理变化的了解也能扩展视野。从巴西的热带雨林到瑞士的高原雪山,对地球不同地区完全不同的气候的好奇心,给了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机会。虽然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机会走遍这些地方,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往往起源于心里的愿望,而学习自然气候、地理变化等知识能激发我们心中的愿望。

\r\r

在此基础上,无论身处何处,了解野外求生、地震、暴雨等不同自然现象下的求生方式,能锻炼我们的应变能力,今后即便置身险境,也能够从容应对。

\r\r

3.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具备一定医疗常识

\r\r

如果我具备过敏、心脏病等急救常识,在遇到困难的那天时,就能够更从容甚至真的帮上忙。从那之后我深刻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生理和身体状况有深入的了解,这样遇到突发状况,就不会只能无奈地等待别人的援助,而是及时出手,很多时候,也许可以救自己一命。

\r\r

4.享受自然,享受现在

\r\r

记得大学时期,我了解到有个很有名的基金公司叫桥水,其面试的方式很特别,是针对某一个哲学问题让大家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面试官只是观察,然后根据讨论时每个人思维的逻辑性选择适合他们的新员工。

\r\r

我现在还记得,那年面试我的题目是“人们为什么要拍照”,言外之意是我们用相机看到的,其实自己也看到了,那么为什么不是用脑子好好记下,而是把时间放在“拍照”这件事上。

\r\r

如今人们去了风景很美的地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也是拍一张“很美的照片”,尤其是在人山人海的景点。如果某一景点的一个位置只能停留10秒钟(如卢浮宫《蒙娜丽莎》画作的正对面),很多人都会用这10秒钟试图拍出一张“完美的照片”。

\r\r

可能因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越来越长,我们忘记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自然的美好。那些和自然在一起的瞬间,即使不是永恒,也有不永恒的美,值得享受那个当下。

\r\r

“carpe diem”是拉丁语,意思是“享受当下,活在当下”。在自然中,也许我们最容易找到这种感觉,即使我们离开了自然,回到大城市,这种感觉也会让我们在紧张的状态下得到放松,享受短暂的人生。

\r\r

希望以上四条能够给读者带来帮助,希望大家至少不要像发生这件事时的我,当对方说自己有极强烈的过敏反应要离开时,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

\r\r

“服务员,结账。”

\r\r\r

声明:留学通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admin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48763972@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uxuetong.cn/929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上午10:21
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上午11:0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35-5290-1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54876397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